-
德媒:電動汽車不比燃油車環保 中國成受害者
2016/10/18 10:51:03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道 德媒稱,從全壽命周期來看,電動汽車并不比燃油汽車更環保,而中國甚至會成為受害者。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17日援引《每日鏡報》報道,零排放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道 德媒稱,從全壽命周期來看,電動汽車并不比燃油汽車更環保,而中國甚至會成為受害者。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17日援引《每日鏡報》報道,零排放、無污染,汽車產業正以此來推廣電動汽車,消費者也愿意因此而斥資購買,但是,真相并不是這樣。盡管電動汽車行駛時確實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但是在電力線的另一端,發電廠卻往往依然在燃燒化石燃料。而且,制造電動汽車也需要消耗各種資源。
報道稱,應當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來分析一輛汽車的環保性。這里包括電動汽車的制造、燃料或電能。在計算時,有幾個參數是無法確定的,比如生產電池究竟要花費多少能源。而電池通常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中國的電力大多來自于燃煤,這既不利于全球氣候保護,也不利于中國當地的空氣質量。
報道稱,各國政府如果真心想要推動氣候保護、環境保護,就應當加大投資,讓公交車以及卡車實現電力驅動。“電動巴士的續航里程變短并不會造成大問題,這樣的措施會很有效地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如果越來越多的上班族能夠將私家車留在家中,或者壓根不買私家車轉而投奔公共交通,那么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效也會越大。但是,如果政府只是想要促進某一個產業的發展,那就應當如實地將其稱為'產業政策',不必再為其披上綠色環保的外衣。”
【中國推廣電動車一覽】
市場廣闊:低速電動車國標有望出臺 千億級市場將全面爆發|電動車推廣政策漸成體系
專家建言:院士建言新能源政策 電動車應限定百公里耗電量
行業黑幕:外媒稱中國電動車市場繁榮由政府主導 有經銷商騙補
新規調整:電動車補貼將提高門檻: 騙補取消資格寫入新規
車企動態:德系豪華車三強火拼電動車 不給特斯拉顛覆機會
【部分地區推廣情況】
山東大范圍摸底低速電動車 行業主管部門態度不明朗
浙江年底將實現高速公路電動車充電站全覆蓋
上海將下調電動車補貼標準:首提"按量退坡"機制
【行業觀察】
電動車亂象并非"原罪"所致 純屬管理滯后之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