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10/21 10:3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據統計數據,全球傳統 3C 電子需求在鋰電池中的占比從 2012 年的 80%下降到 2015 年的 53%,而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 力鋰電占比從 11%上升到 28%,未來這一趨勢還將延續,預計到 2020 年,動力類占比將達到據統計數據,全球傳統 3C 電子需求在鋰電池中的占比從 2012 年的 80%下降到 2015 年的 53%,而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 力鋰電占比從 11%上升到 28%,未來這一趨勢還將延續,預計到 2020 年,動力類占比將達到 47%。
鋰電池增長火車頭切換成動力鋰電
全球鋰離子電池產品結構演變
政府“十二五”規劃中將 新能源汽車納入了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應用 做出了引導,對配套建設充電設施給出了指示。在延續“十二五”方向的同時,“十三五”規 劃深化了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戰略中的地位,目前政策體系框架以購車為基礎,延伸到基礎 設施建設、不限號、不限行、過路費減免、稅收優惠、購車信貸支持等范疇。“十三五”規 劃指出到 2020 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 500 萬輛。
“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度
補貼標準細則顯示,續航里程大的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大。比如,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 100-150km,2016 年的補貼 標準為 2.5 萬元,續航里程 150-250km,對應 2016 年的補貼標準為 4.5 萬元,而續航里 程大于 250km,對應 2016 年的補貼標準為 5.5 萬元。從補貼政策上看,續航里程是補貼 幅度的關鍵指標,促使市場朝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方向發展。
政策配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
2016 年-2020 年乘用車國家補貼政策
據中汽協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 1-8 月,新能源汽車累 計生產 25.8 萬輛,同比增長 111%,銷售 24.5 萬輛,同比增長 115.6%。其中新能源乘 用車產銷表現優于商用車,乘用車 1-8 月產銷分別為 18.6 萬輛和 18 萬輛,同比增長 117% 和 123.3%,高于新能源汽車整體增速。據統計,前 8 個月新能源汽車合計銷售 24.5 萬輛,粗略估算月平均銷量在 3 萬輛左右。9 月上旬騙補結果公布后,中汽協給出新的預測,預計 2016 年全年銷量在 40 萬輛左右。雖然下調整體銷量預期對產業短期發展的熱度起到降溫作用,但從長遠來看,在肅清行業 不良現象并樹立嚴格監管形象后,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重回高速增長軌道。經測算, 2020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 143.9 萬輛,是 2015 年的 5 倍以上,整個十三五期間, 新能源汽車增量將達 457.3 萬輛。
2015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結構組成
2020 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將是 2015 年五倍以上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6 年上半年,全國服務業業務量累計完成 132.5 億件,預計 2020 年全國業務量可達 500 億件, 年收入達到 8000 億元,整個市場基數非常龐大。今年以來,全國 10 多個省市紛紛出臺 扶持電動物流車政策,包括豐厚的補貼、路權優先等,間接推動電動物流車的發展。預計 到 2020 年國內電動物流車產量將超過 40 萬輛,預計比 2016 年翻 4 倍,未來 5 年內增 量規模超百萬輛,按照每輛均價 20 萬元估算,對應直接市場規模超 2000 億元。
2020 年電動物流車產量將超過 40萬輛
2020 年動力電池需求量達 2015 年五倍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三大件的核心,占新能源汽車成本 40-60%,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2014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動力鋰電成為鋰離子電池中增長最快的部分,目前動力電 池占比呈現加速增長的態勢。2015 年鋰離子動力電池絕對增量大于消費鋰離子電池,成 為鋰離子電池市場的首要驅動力。經測算,2020 年我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 2015 年 的 5 倍,“十三五”期間增量合計 233.4GWh,按照 1.4 元/Wh 的市場價格可以估算出增 量市場的規模為 3267.6 億元。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通過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移動來工作。充電時,鋰離子從 正極中脫嵌,在負極中嵌入,放電時反之。從電池結構上來看,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 隔膜、外殼等。
正極材料:選擇相對鋰而言電位大于 3V 且在空氣中比較穩定的嵌鋰過渡金屬氧化物, 如 LiCoO2、LiNiO2、LiMn2O4。
負極材料:選擇電位盡可能接近鋰電位的可嵌入鋰化合物,如各種碳材料,包括天然石 墨、合成石墨、石墨烯、中間相小球碳素等及金屬氧化物等。
電解液:采用 LiPF6與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 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液。
隔膜:采用 PE、PP 或復合膜。
外殼:采用鋼殼、鋁殼或鋁塑復合膜。
鋰離子電池結構圖
圓柱形鋰電池電芯制作工藝流程
鋰離子電池產業鏈
從鋰離子電池成本構成看,正極材料占比最大,為 33.2%。其次是電解液 9.9%,負極材 料和隔膜材料占比都在 6%左右。從鋰離子電池整個產業鏈看,高附加值裝備、高附加值材料和高品質的 PACK 毛利率最高,在30%以上。
鋰離子電池成本構成
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中各個子行業毛利率
國內外主流材料廠商
據統計,2016 年上半年,比亞迪出貨量達 1.62GWh, 產品基本全是自產自用的磷酸鐵鋰電池,達去年總量的一半。而排名第二位的寧德時代 (CATL)電池出貨量為 1.56GWh,產品主要以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為主,其中磷酸鐵鋰電 池占比達近 80%,其產品主要供應于新能源客車領域。目前,前四批進入《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目錄的企業有 57家,有超過 70%的動力電池企業尚未通過行業審核。 2016 年大部分動力電池企業均進行了大規模擴產。按照 2016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 40 萬輛 估算,與之相對應的電池搭載量約為 20GWh。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2016 年底我國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 60GWh,因此動力電池行業很有可能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局 面。
2016 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名廠商
全球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從 2005 年的 1.5 萬噸快速增長到 2015 年 17.4 萬噸,目前全球 仍然以 LCO 和 NCM為主,兩種材料的市占率在 70%左右。而國內最近幾年在 LFP 上高 速增長為全球LFP 發展貢獻了主要力量。
2005-2015 年全球正極材料出貨情況
從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的選擇上看,國際市場已經給出了一個清 晰的答案,“三元”路線一邊倒的局面已經形成,國際主流車企的選擇是比較明確的風向 標,比如特斯拉、豐田、大眾、福特、寶馬這些國際電動汽車領頭羊在其電動或者插電式 混動車主力型上采用了三元動力電池。
2014-2016 年上市國產電動汽車逐步采用三元正極材料
據統計,2016 年 1-4 月三元鋰電池在乘用車和 專用車中搭載量的占比分別達到 40.1%和 52.4%,在客車市場的占比僅為 2.2%,但是三 元正極在所有不同正極鋰電出貨量中占比已經達到 22.6%。之前一直沒有采用三元的比 亞迪和上汽也開始轉變,比亞迪已經開始在 PHEV 車型“宋”上使用三元電池,未來有望進 一步擴大應用比例。而上汽目前也開始在 E50 上使用三元電池,未來將全面轉型三元電 池路線。可以判斷,未來兩年三元電池的在乘用車的比例仍將會逐步提升。
國內外主要電池廠商技術路線選擇
國內各種電動車對三元電池的需求
國內動力電池中三元占比 2019 年將過 50%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分為純電動型和插電混合型,純電動的分為乘用車、客車、專用車,插電混合 型分為乘用車和客車。根據這五種車型對三元需求做出未來預測,計算出未來動力三 元鋰電的總需求將從 2015 年的 3.27GWh 增加到 2020 年的 49.21GWh,在 2019 年三元 占比將過半,“十三五”期間增量需求為 121.62GWh。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6年中國城市供熱行業區域結構分析
- 下一篇:2016年中國UV油墨市場競爭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