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年中國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1/1 10:38: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償付能力:人身險三家不合格根據償二代對定量資本的要求指標,2016年三季度人身險行業有三家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監管要求,分別是中融人壽、新光海航和中法人壽。隨著償二代監管體系的逐步落實,以及保監會對萬能險的嚴查一、償付能力:人身險三家不合格
根據償二代對定量資本的要求指標,2016年三季度人身險行業有三家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監管要求,分別是中融人壽、新光海航和中法人壽。
隨著償二代監管體系的逐步落實,以及保監會對萬能險的嚴查,各家險企的償付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人身險行業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償付能力:財險均達標
財險行業償付能力充足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財險行業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老齡化趨勢打開養老、健康保險新空間
中國正經歷人口結構的重大轉變。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2.07‰和7.11‰,同比分別下滑0.3個百分點和0.05個百分點。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使得中國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勞動人口比例下降,在未來單個勞動力需要贍養的退休人員將不斷增加。
在老齡化趨勢的背景下,養老險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15年我國 65歲以上人口規模達到1.44億,比重達到10.5%,環比上漲0.4個百分點。這一比重自2002年起即有上升的趨勢,且增速不斷加快。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劇, 將導致養老風險和健康風險被進一步放大,衍生出對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多重需求。
2002-2015 年65以上人口規模及其占人口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壽險收入增長可觀 ,健康險持續上漲
2015年保監會出臺了多項政策:從人身險費率改革的放開,到健康險個稅遞延征求意見的出臺,以及商業養老保險征求意見的發布,壽險業務受益于政策的帶動出現了較好的增長。
在2015年保費收入較高增長的基礎上,2016年上半年人身險保費收入達到18,797億元,同比增長43.2%。從具體險種來看,健康險增速受個稅遞延政策利好帶動持續上漲。
1999-2016Q3 人身險保費收入(億元)及其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健康險在人身險中的占比持續上升,2016年9月底,該比重達到18.25%。
未來,考慮到我國人口的增加以及人類壽命的延長,加之對養老險等商業保險需求的增加,壽險保費收入增長將十分可觀。
1999-2016Q3 人身險保費收入構成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五、財險保費收入不及壽險,行業集中度將維持在高位
我國財險行業還處在低水平均衡狀態。首先財險行業是一個市場集中度非常高的行業,規范的市場競爭格局還沒有形成。其次,險種結構失衡,財險過于集中在車險,而信用險、責任險、貨運險等發展不足。
2000年以來財險行業保費收入及其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370.58億元,同比增長7.8%。保費收入今年以來增速跌落至個位數,主要是財險險種定價難,綜合成本率不斷上升等原因,導致財險保費收入不夠穩定。此外,我國居民對財險的需求不及壽險,也是導致財險保費收入不及壽險的原因之一。
2016 年以來財險行業集中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財險集中度自去年以來持續上升,今年以來保持在85%以上,截至2016年9月,財險行業前7名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為86.47%。認為財險行業分化明顯,中短期內行業集中度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大型險企競爭優勢愈加明顯。
六、資金運用各項細則出臺,嚴格管理資金用途
保險行業在經歷了2015年突破性發展的一年后,監管層不論是在頒布的政策上還是公開會議的表態上,多次提及要讓保險回歸保障本質,服務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的發展。按照國十條以及十三五規劃對保險公司的定位,保險公司發展的本質在于保障民生,這也是未來保險業務在收入端開發產品的方向。
近兩年資金運用監管政策梳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七、投資端壓力增長,舉牌受限利好行業長期發展
投資方面,2015年上半年的股債行情為保險公司帶來了高額的收益。2016年以來,二級市場行情震蕩頻繁,加之債市違約率風險的提升,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恐難維持去年水平。此外,監管層亦多次頒布法律法規對保險資金運用范圍和比例做出規定,影響險企投資收益。
2016年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頻繁舉牌,12月保監會叫停了前海人壽的萬能險發售,同時派檢查組進駐前海、恒大人壽。監管行動的推進意味著,險企舉牌的最大資金來源——萬能險受到整改,險資短期內無法頻繁舉牌。舉牌受限對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造成沖擊,影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從長遠看,萬能險監管趨嚴有利于保險行業整體的健康發展。上市保險公司保費來源穩定、銷售渠道優勢明顯,因而萬能險監管趨嚴有利于上市保險公司。保險行業長期向好的前景并沒有改變。
2002-2016Q3 保險行業投資收益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八、資產荒難題仍存,債券違約引發潛在擔憂
宏觀經濟由降轉穩的特征明顯,但長期來看市場利率還將在低位徘徊,保險企業仍需面對“資產荒”的難題。由于保險行業的特殊性,資產負債的久期需要匹配,在當前利率背景下,保險公司前期發行的長期產品負債成本較高。
2016 年以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上升,突破3%,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壓力略有降低,但是認為收益率水平上行空間有限。在利率仍然偏低的環境下,資產配置上仍有壓力。
保險公司大類資產配置以固收類為主,運用資金余額中70%以上配置于銀行存款和債券。今年以來,違約債券數量增加。雖然宏觀經濟目前有企穩跡象,但在“三去、一降、一補”的轉型過程中,債券違約率仍然為保險公司投資添加潛在的壓力。
保險公司大類資產配置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九、固收類資產配置比重上調,權益類比重有望上升
受2016年市場行情震蕩影響,同時為保證資產與負債匹配,保險公司紛紛調低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重,加大對固收類資產的配置。2016年上半年,上市險企中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上調至少 4個百分點,權益類資產和定期存款的配置比重減少。
隨著股市估值修復以及債券違約率的提升,保險公司或將調高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重。
2015H1 與2016H1 上市險企資產配置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十、凈投資收益率降幅較小,總投資收益率下行
保險公司凈投資收益主要來自定期存款的利息與債券的利息,2016年央行并未降息,因此上半年上市保險公司凈投資收益率受影響不大。
2012-2016H1上市險企凈投資收益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總投資收益除凈投資收益外還包括買賣有價證券的差價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等,因此受股票市場行情影響較大。2016年上半年股市表現不理想,險企總投資收益率明顯下滑。
以中國平安為例,上半年總投資收益率下滑至4.3%,遠低于2015年上半年7.7%的水平。
2012-2016H1 上市險企總投資收益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7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
- 下一篇:我國經濟向好趨穩態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