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動漫市場規模分析
2017/4/7 10:3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2號文件)對動漫產業的界定: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依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2號文件)對動漫產業的界定:
動漫產業是指以“創意”為核心,以動畫、漫畫為表現形式,包含動漫圖書、報刊、電影、電視、音像制品、舞臺劇和基于現代信息傳播技術手段的動漫新品種等動漫直接產品的開發、生產、出版、播出、演出和銷售,以及與動漫形象有關的服裝、玩具、電子游戲等衍生產品的生產和經營的產業。
國家首批動漫產業基地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動漫產業基地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整體規模,中國動漫產業區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大體可以分為:
1、哈爾濱、長春、大連為中心的東北動漫產業發展帶;
2、北京、天津、河北為中心的華北動漫產業發展帶;
3、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常州為中心的長三角動漫產業發展帶;
4、福州、廈門、廣州、深圳為中心的南方動漫產業發展帶
5、成都、重慶、昆明為中心的西南動漫產業發展帶;
6、長沙、武漢、南昌為中心的中部動漫產業發展帶。
中國動漫產業區域發展格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由于動漫產業需求端、供給端以及資金端等方面的原因,我國傳統動漫產業的發展一直受到很大的困擾。
從需求端來看,動漫產業的發展長期受制于"動漫是給小孩子看的"‚動漫是為了教育小孩子的等思想,因此將受眾多定位于低齡兒童,內容取材陳舊,教育意義過強,娛樂互動較差。需求端的錯誤定位,使動漫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成人這一有力消費群體,從而陷入了低幼化的畸形發展。從供給側來看,由于動漫消費群體的錯誤定位,使得動漫的工作人員對此進行有針對性的“錯誤”供給,惡性循環,使得廣大的動漫創作者,要么出走海外,要么轉行另謀生路,這使得本來冷清的市場更為雪上加霜。 需求端錯誤定位,供給側人才流失,直接導致了動漫產業似乎成為了資本市場的“黑洞”,投資者對動漫產業投資無不望而生畏,投資匱乏下的動漫產業發展由此進入了一個“環環相扣”的死循環。
我國傳統動漫發展局限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產動漫沉寂了許多年,直到最近兩年才被一系列高口碑、高票房的動畫電影所點燃,自此踏入了一條高速發展的道路。
2014年年初,《熊出沒之奪寶熊兵》電影取得了2.47億元的票房收入,刷新了之前由《喜洋洋》系列動畫電影所創造的票房紀錄,拉開了國產動畫電影爆發式增長的大幕。該片是《熊出沒》電視動畫系列的第一部賀歲影片,同時也是國內首部3D動畫大電影。電影剔除了《熊出沒之奪寶奇兵》頗為人詬病的消極因素,而是以精妙的劇情、精良的制作、細膩的表達而吸引觀眾,成為當年‚全家檔優秀動畫電影。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一部叫做《十萬個冷笑話》的電影登錄院線。該電影取材“有妖氣”網站的原創漫畫“十萬個冷笑話”,漫畫在電影上映前就有15億次網絡點擊,和7300萬完整閱讀人次。極高的人氣使電影上映僅半天票房即破千萬,加上元旦當天收獲的2230萬票房,上映僅一天半就實現盈利,票房最后統計為1.19億。雖然該片票房總量并不驚人,但卻意義重大,它是我國第一部“眾籌”電影、同時也是國產“第一部票房過億的非低齡國產動畫電影”。
2012-2015年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及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整理
2010-2015年票房超5000萬國產動畫
資料來源:中經先略數據中心整理
2015年在國產動漫市場上最轟動的無疑是《西游記大圣歸來》的上映,影片自2015年7月10日正式上映時,首日排片率僅7.80%,收獲票房1795.6萬元。但上映第三日,影片憑借僅僅13%左右的排片率突破了1億元票房,實現了逆襲。最后總票房9.56億元,打破了《功夫熊貓2》6.17億元的票房之冠,成功‚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總冠軍。 國產動漫發展低迷許久,卻在最近幾年突然實現井噴式增長,總票房更是得以“一飛沖天”。國產動漫的發展似在山重水復之中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中國動漫已經從單純模仿做到了獨立原創,并且打破了“動漫只是低齡喜好”的陳舊思路,拓展了作品的內容構思,努力做到擴大了自己的面向群體。國內動漫產業發展日漸迅猛,2011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為621.72億元,2012年為759.94億元。2013年中國動漫產業規模為870.85億元,2014年總值超過1000億元,2015年行業總產值在1200億元左右。
2010-2015年我國動漫產業總產值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供給端——定位漸趨合理,產業鏈完善指日可期
動漫在我國發展伊始,就存在著供給定位不合理的問題,供給端錯誤的將動漫視作小孩子的動畫、因此動畫電影往往都顯示出“低幼化”的傾向,2009年開始上映的《喜洋洋》系列電影票房突出,對此認知又進行了錯誤的確證。
《喜洋洋》系列電影票房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喜洋洋》系列對于低幼兒童有很大的吸引力,并在2010年創造了國產動畫電影的第一個過億票房,然而《喜洋洋》的票房成功在隨后未能復制,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形式的電影。2014年年末,《十萬個冷笑話》登錄熒屏,而后迅速火爆,這讓創作者看到了動漫全新的發展方向,即成人向動漫,由此針對性制作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魁拔Ⅲ戰神崛起》得到票房和口碑的雙重肯定。據統計,2014年和2015年,低幼向動畫電影都占去了影片數量的55%左右,但卻分別只創造了38%和19%的票房占比,可見電影受眾群體從低幼兒童轉型全年齡段,既有動畫電影票房的提升,更有利于動漫產業整體良性發展。
近年知名成人向國產動漫豆瓣評分(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產業鏈方面,中國動漫企業在最近兩年紛紛通過資本市場進行收購,以期完成產業鏈延伸,實力龍頭企業更是通過布局全產業鏈來實現業務的多層次開發。例如,奧飛動漫從最初的玩具公司逐漸轉型為一家具有原版漫畫網站平臺、強大制作能力、播出渠道、玩具生產和游戲開發的全產業鏈運營公司。2015年,奧飛動漫9億元收購有妖氣,使得擁有著4萬部核心IP的漫畫原創平臺立即成為奧飛動漫的核心資源,與其原有的品牌運營、衍生品商品開發相結合,協同效應下更有利于其整體全年齡段動漫產業鏈布局。
目前奧飛動漫公司已經和有妖氣合作成立妖氣影視,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將會有20部動畫電影、15部動畫和50款游戲推出。 動漫產業鏈的延伸和完善將有利于動漫中下游業務的發展,使公司能夠在產業鏈的不同位臵獲得相應的利潤,提高商業經營規模,加強公司盈利能力。據統計,2015年,中國動漫衍生品市場規模達到380億元左右,其中動漫玩具占比在一半以上。
2010-2015年我國動漫衍生品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動漫衍生品市場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