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調研分析
2017/5/3 10:31: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不高,高達47.4%的手機網民認為自己對人工智能的了解一般,20.0%的手機網民認為自己比較不了解,認為自己對人工智能比較了解的手機網民占比為21.6%。雖然人工智能作為社會熱點,被提及和討論的范圍比較廣,但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不高,高達47.4%的手機網民認為自己對人工智能的了解一般,20.0%的手機網民認為自己比較不了解,認為自己對人工智能比較了解的手機網民占比為21.6%。
雖然人工智能作為社會熱點,被提及和討論的范圍比較廣,但是,更多的是基于傳播媒體的角度去報道,而對人工智能的涵義、技術等方面的內容缺乏一定的探討。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雖內涵豐富,然而目前仍處于學科和技術邊緣,在手機網民中廣泛普及仍有一定阻礙和難度。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人工智能將從媒體逐漸走向人們的日常生產及生活之中,而手機網民對于人工智能的認識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媒體是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渠道
74.7%的手機網民以網絡媒體為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時,有40.5%的手機網民會通過傳統媒體來了解人工智能,需要注意的是,有29.3%的手機網民會通過文化產品(影視、小說、游漫等)來了解人工智能,而學術文獻和機構報告等渠道則相對分布較少。我們處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媒體已經成為了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隨著人們了解資訊的習慣日益呈現碎片化,網絡媒體在人工智能的傳播過程中占據著主要地位。網絡媒體在認識到自身的信息傳播價值的同時,也在傳播過程中承擔著社會責任,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價值。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人工智能了解渠道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人們普遍認為有普及教育的需要
30.8%的手機網民認為國家非常有必要加強關于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而認為比較有必要的手機網民占比則為47.0%,有18.0%的手機網民暫無看法,僅有不到5%的手機網民認為比較或完全沒必要。絕大部分手機網民認為國家應該加強關于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一方面的原因是大部分手機網民自身對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有限,有一定的認識需求,另一方面是目前以網絡媒體為主要傳播渠道,而網絡媒體的信息公信力和專業性又相對較弱。良好的社會認知環境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不僅僅是國家,人工智能產業及其他社會成員應該一起承擔起人工智能的社會傳播和教育責任,為技術和產業發展營造有利的社會環境。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國家普及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看法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手機網民較為關心人工智能的發展
19.2%的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非常關心,48.7%的手機網民表示比較關心,而認為自身關心程度一般的手機網民占比則為26.9%,僅有5.2%的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比較或全不關心。進入21世紀以來,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階段性的突破,眾多科技公司開始進行人智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布局。一方面,眾多焦點產品或話題持續引發大范圍的社會討論,另一面,相當一部分的人工智能產品逐漸開始落地應用,這令越來越多的手機網民開始注意并關心人工智能的發展。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關心程度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語音識別的人工智能水平最受認可
有46.0%的手機網民認為語音識別是人工智能發展水平較高的領域之一,緊隨其后的是智能家居,得到了40.5%的手機網民的認可,而機器人、智能駕駛、個人助手、無人機等領域亦得到了較多的手機網民認可,其中,智能安防和智能金融的認可度較低。語音識別作為發展較為充分的領域之一,不乏科大訊飛等出色企業,有著較為成熟的產品體系,已經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應用落地,是用戶較為熟悉和滿意的細分領域。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發展水平的認可分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能家居被認為最具發展價值
41.0%的手機網民認為智能家居是最具發展價值(包括社會、經濟等價值)的領域之一,緊隨其后的是智能駕駛、機器人、智能醫療等,而僅為9.7%、 9.2%的手機網民認為智能金融、可穿戴設備存在較大發展價值。智能家居一方面范疇較為廣泛,涉及眾多的家庭產品,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得到充分發展的智能家居,能夠很大程度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智能駕駛、機器人、智能醫療等領域,既能夠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夠在生命健康方面給社會帶來價值。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細分領域發展價值判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利大于弊
有59.2%的手機網民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利大于弊的,而28.4%的手機網民則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利弊相當的,僅有8.6%的手機網民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弊大于利。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存在較大范圍的利弊探討,但手機網民依然是趨于理性的,人工智能對生產效率、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有利價值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會帶來就業、安全、倫理等方面的風險,相當一部分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弊處的擔憂不無道理。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利弊關系認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體力勞動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普通技工和服務從業者是手機網民認為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位之一,分別占比46.0%、 40.8%。需要注意的是,銷售公關類、經營者(批發零售)是最少手機網民認為會被取代的職位之一,占比分別是5.9%和5.7%。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勞動力是必然趨勢,人們更多的討論是何種職業會被取代。其中,簡單重復、主要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位被取代的風險最大。而判斷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更多的是需要從可學習性、感性程度、主觀依據等多個角度去思考。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取代只為的看法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超人工智能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爭議
在“是否贊成發展超人工智能”的調查中,有53.0%的手機網民認為超人工智能可以有限制地發展,而表示完全反對的手機網民占比為22.0%,有14.8%的手機網民不認為有可能實現,僅有8.4%的手機網民很贊成超人工智能的發展。超人工智能是指在擁有智能計算和決策能力的基礎上,擁有自我意識、價值觀等心智意識的機器。關于超人工智能的發展,各方面存在不同的看法,對于普通手機網民而言,超人工智能所擁有的心智意識一方面擁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另一方面又缺乏理論和技術支持。但是,更多的手機網民依然較為理性,認為超人工智能可以有限制地發展。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意見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奇點恐懼不受手機網民認可
在“如何”看待奇點即將到來”的言論調查中,接近一半的手機網民認為奇點會在不可預見的未來到來,另外有27.5%的手機網民認為奇點很快就會到來 ,而認為奇點永遠不會到來的手機網民占比為11.0%,有8.8%的手機網民認為我們正在經歷奇點。人工智能奇點是指機器全面超越人類,使得人類社會進入技術、經濟、社會全面極速和顛覆發展的時刻。從調查上看,超過九成的手機網民并不存在奇點恐懼——即“我們正在經歷奇點”的觀點。雖然當前仍屬于專用人工智能階段,但大部分手機網民依然是肯定奇點到來的可能性的,這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人們對人類技術能力發展的廣闊前景的肯定。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奇點的看法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倫理研究較大的存在必要性
在“是否有必要投入資源進行人工智能倫理研究”的調查中,有20.9%的手機網民認為非常有必要,而認為比較有必要的手機網民占比高達52.2%,有20.3%的手機網民持保留意見,認為比較或完全沒必要的手機網民占比不足7%。2016年,國際范圍內關于人工智能倫理的研究開始大范圍地推進。如“人工智能應該依據何種道德標準進行決策”、“人工智能機器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人工智能是否擁有人權”等問題是核心,而人工智能倫理在更廣的范圍內有更多的可研究空間。中國手機網民關于人工智能倫理研究的認識相對較為理性,也體現了手機網民對于人工智能的疑惑與擔憂。
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對人工智能倫理研究必要性的看法調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