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購置稅刺激政策及輪胎內需前景分析
2018/3/12 10:55: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輪胎需求來自替換胎和配套胎市場,目前輪胎替換占據主導地位。輪胎需求主要取決于下游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對于新車,轎車與輪胎的配套比在 1:5 左右,載重車與輪胎配套比約為 1:11;輪胎替換需求方面,單個轎車每年輪胎替換需求約 1.5 條,而工輪胎需求來自替換胎和配套胎市場,目前輪胎替換占據主導地位。輪胎需求主要取決于下游汽車產量和保有量,對于新車,轎車與輪胎的配套比在 1:5 左右,載重車與輪胎配套比約為 1:11;輪胎替換需求方面,單個轎車每年輪胎替換需求約 1.5 條,而工程機械與載重機械的替換需求更高。在發展初級階段,汽車保有量較少,輪胎的需求主要來自新車生產,隨著汽車保有量的逐步增加,輪胎的替換需求將超過配套需求。據數據,目前全球輪胎行業 70%以上的需求均是源于汽車保有量,而國內替換胎市場占比也已達到 60%。
(2)國內乘用車保有量穩步提升,發展空間廣闊
伴隨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國內汽車產量持續增長,國內乘用車保有量穩步提升。2016 年國內汽車保有量達 1.94 億輛,其中小心載客汽車保有量達 1.6億輛,近 10 年來汽車保有量增速均保持在 10%以上。但相較于國外發達國家,國內人均汽車保有量仍處于較低水平,2016 年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達到 140 輛,遠低于歐美和日韓國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據預測,預計到 2020 年國內汽車千人保有量將達到 200 輛。中國乘用車保有量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二)商用車產量顯著回升,國內全鋼胎需求有望穩步增長
超載管理趨嚴,重卡產量大幅增長,商用車產量亦顯著回升。2016 年 8 月,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聯合發布聯了公路貨車超限超載統一認定標準,加強對國內普遍存在的貨車超載情況的治理,受此影響,國內重型載貨車產量大幅增長。2016 年國內重型載貨車產量達 15.3 萬輛,同比增加 30%。國內商用車產量也顯著回升,2017H1 國內商用車產量達204 萬輛,同比增加 13.81%。
國內商用車產量顯著回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重卡產量大幅增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全鋼胎需求有望穩步增長,自主品牌將持續受益。目前 中策橡膠、雙錢輪胎、風神股份等為首的內資企業在全鋼子午胎國內到市場占有率已達到80%。伴隨超載治理持續趨嚴,國內公路運輸行業不斷發展,國內商用產量及保有量有望穩步提升。下游需求拉動下,國內全鋼胎需求增長明顯,2016 年國內全鋼胎表觀消費量達 8600 萬套,同比增加 19.1%,未來仍有望保持增長態勢,自主品牌有望持續受益。
國內全鋼胎表觀消費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積極規避貿易摩擦,國內全鋼胎出口有望穩步提升
積極開拓非美市場,加之國外投建輪胎生產基地,多手段規避貿易摩擦。面對頻繁的貿易摩擦事件,國內輪胎企業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美國等對華實施雙反政策的國家出口占比逐年降低,同時依托東南亞地區豐富的天然橡膠資源以及人力成本優勢,中國企業在當地積極投建輪胎工廠,多手段共同規避貿易摩擦風險。以半鋼子午胎出口為例,2013 年以來,國內半鋼子午胎對美出口比例由 2013年的 32%降低至 2016 年的 12.4%左右。此外,國內企業在東南亞地區已建或擬建的半鋼胎產能已經達4450萬條/年,中國輪胎企業的半鋼胎出口正逐步向國外轉移,國內半鋼胎出口比例逐步降低。未來伴隨國內輪胎出口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加之國外輪胎生產基地不斷擴增,中國輪胎企業的抗貿易摩擦風險的能力將不斷增強。
國內半鋼子午胎出口國按產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半鋼胎出口占比逐漸降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對美“雙反” 首勝,國內全鋼胎出口有望穩步提升。2016 年 6 月美國對中國卡客車輪胎提出“雙反”調查,并于 2017 年 1 月做出反傾銷、反補貼仲裁,對中國卡客車輪胎征收 38.61%-65.46%的反補貼稅和 9%-22.57%的反傾銷稅。中國輪胎企業對此提出申訴,并于 2017 年 2 月首次贏得對美“雙反”案。長期來看,伴隨國內出口輪胎質量持續提升,以及國內輪胎企業維權意識加強,加之外部需求向好下,國內全鋼胎輪胎出口有望穩步增長。
國內近年全鋼子午胎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