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熱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2018/4/19 13:49: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 從產業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尚處于發展初期,2013-2016 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為 1.2、 4.3、 17.6、 32.3 萬輛,滲透率分別為0.1%、 0.3%、 0.7%、 1.1%,已經完成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尚處于起步階段。 從產業角度看,新能源汽車尚處于發展初期,2013-2016 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分別為 1.2、 4.3、 17.6、 32.3 萬輛,滲透率分別為0.1%、 0.3%、 0.7%、 1.1%,已經完成了從 0 到 1%滲透,目前正處于 1%-10%的快速成長期的起步階段, 2017 年乘用車銷量僅為 55.6 萬輛,滲透率僅為 1.9%。同時,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電動化同樣處于快速成長的起步階段,新能源汽車銷售規模較小, 2017 年乘用車銷量 117.4 萬輛,滲透率為 1.4%,行業格局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車熱管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誕生而產生,作為新能源汽車專屬零部件,同樣處于起步階段,格局尚未確立。
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 及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萬輛) 及滲透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發展時間短,技術尚不成熟。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行業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產生,行業發展時間較短。國內主要的汽車熱管理零部件企業大多從近三年內才開始逐步供應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產品,加大相關的研發、設備投入。從技術發展階段分析,早期電池冷卻技術多為風冷,未來動力電池的發展目標是高續航、長壽命和大功率,對熱管理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液冷技術趨勢明顯, 因此,行業技術成熟度還不高。 相關企業紛紛加緊布局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業務,市場格局尚未確立,處于爆發的前夜。
寡頭壟斷傳統汽車熱管理, 積極布局新能源熱管理,技術積累深厚。 傳統汽車的熱管理技術相對成熟,同時伴隨高進入壁壘,行業市場份額比較集中,多以外資品牌為主,主要玩家有日本電裝、法雷奧、 翰昂和馬勒貝洱。 2015-2016 年, CR4 占據高達 55%的全球市場份額,其產品多以熱管理系統集成制造為主。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放量和其熱管理帶來的價值增量,各巨頭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紛紛加緊布局這一價值增量空間。如法雷奧、翰昂等公司均推出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產品,包括熱泵空調系統、電動壓縮機和電池熱管理系統等。
新能源汽車新勢力崛起,供應鏈格局有望迎來變化。 新能源汽車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海內外傳統車企紛紛加碼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除此之外,由于新能源汽車降低了造車門檻,以互聯網造車企業、新獲牌照車企為代表的新勢力積極參與競爭,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規模迅速變大,格局趨向多元化。海內外傳統車企、互聯網車企、新牌照車企紛紛擴大產能,千帆競流,瞄準新能源未來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主要傳統車企 2020 目標總產能將超過 500 萬輛,而作為我國新興造車勢力的代表,互聯網車企的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超 150 萬輛,以北汽新能源、知豆等一系列為代表的新發牌照車企規劃產能約 100 萬輛。 此外, 國外主流車企也紛紛發布了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 預計到 2020 年銷量目標總和超過 250 萬輛。爆款電動車沖擊力強勁,格局有望重塑。 作為新興造車企業領袖特斯拉無疑引領著這個電動時代,其 Model 3 目前全球訂單大約 50 萬,已經成為爆款,扭轉了市場認知。在中國,造車新勢力代表蔚來于 12 月首發的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型 ES8,備受市場關注。 電動化有望帶來汽車行業格局發生變化,進而導致熱管理供應鏈格局的重塑。
新能源乘用車主要車企一覽表
我國傳統車企國外車企互聯網車企新發牌照車企名稱2020 目標產能(萬輛)名稱2020 年中國目標銷量(萬輛)名稱2020目標產能(萬輛)名稱規劃產能(萬輛)比亞迪60特斯拉10車和家30北汽新能源7吉利180大眾40電咖汽車30長江汽車5北汽50通用15和諧富騰30前途汽車5眾泰50福特22.5凌云汽車0奇瑞新能源5奇瑞20本田75蔚來汽車25敏安汽車15上汽60豐田45小鵬汽車20萬向集團5江淮20日產24游俠汽車20江鈴新能源5江鈴10現代起亞10云度汽車8金康新能源5長安30寶馬20智車優行20國能新能源5東風30奔馳12-云度新能源8廣汽20-知豆電動汽車4一汽5-河南速達10-浙江眾合5-陸地方舟5-江淮大眾10合計535-273.5-183-99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