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8/5/16 12:13: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受標桿電價下調影響,2016 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創紀錄的 34.54GW,同比增長超過 128%。 由于今年 630 后標桿電價再次下調,上半年搶裝達到 24.4GW,同比增長 9%,大超市場預期, 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 7.11GW,同受標桿電價下調影響,2016 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達到創紀錄的 34.54GW,同比增長超過 128%。 由于今年 630 后標桿電價再次下調,上半年搶裝達到 24.4GW,同比增長 9%,大超市場預期, 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 7.11GW,同比增長 2.9 倍。由于 2016 年上半年國內的搶裝潮較為猛烈, 三季度裝機急速下滑,而今年三季度在分布式的帶動下裝機繼續大超預期,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裝 機達到 42GW,同比增長 62%,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 15GW,同比增長 3 倍,四季度進入傳統 需求旺季,預計全年裝機將達到 50GW。
歷年光伏新增裝機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光伏系統成本下滑趨勢明顯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戶用光伏是分布式中的亮點。正是在政策的扶持、成本快速下降帶來收益率的顯著提升以及企業 的不斷推廣和各種創新商業模式、金融產品的應用,戶用分布式光伏在今年迎來快速發展的元年, 根據國家電網統計數據,2015 年居民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 2 萬戶,2016 年新增并網 15 萬戶, 2017 年新增并網戶數有望達到 40 萬戶,2018 年新增并網戶數預計達到 60 萬戶。
我國戶用分布式光伏市場快速增長(萬戶)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光伏行業是依靠補貼驅動發展起來的,擺脫補貼實現市場化驅動是光伏行業的終極目標,而實現 這一目標的關鍵是平價上網。在平價上網的大背景下,補貼的持續下降是大勢所趨,2016 年 12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光伏發電陸上風電標桿上網電價的通知》,對三類電價區的光伏 發電標桿電價均進行了調整,其中Ⅰ類地區電價下調 0.15 元/kwh、Ⅱ、Ⅲ類地區降低 0.13 元/kwh, 降價后的電價水平分別為 0.65 元/kwh、0.75 元/kwh、0.85 元/kwh,新電價政策自 2017 年 1 月 1 日開始執行。同時,通知規定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暫定每年調整一次。另外,按照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成本目標(到 2020 年,光伏發電電價水平在 2015 年基礎上下降 50%以上),則 2020 年光伏發電標桿電價三類地區需要達到 0.45-0.5 元/kwh,如 果每年調整一次,每次下調的幅度預計為 0.06-0.12 元/kwh。
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元/kwh)
資源區各資源區所包括的地區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Ⅰ類資源區寧夏,青海海西,甘肅嘉峪關、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金昌,新疆哈密、塔城、阿勒泰、克拉瑪依,內蒙古除赤峰、通遼、興安盟、呼倫貝爾以外地區0.90.80.650.580.520.45Ⅱ類資源區北京,天津,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云南,內蒙古赤峰、通遼、興安盟、呼倫貝爾,河北承德、張家口、唐山、秦皇島,山西大同、朔州、忻州、陽泉,陜西榆林、延安,青海、甘肅、新疆除Ⅰ類外其他地區0.950.880.750.660.570.48Ⅲ類資源區除Ⅰ類、Ⅱ類資源區以外的其他地區10.980.850.730.620.5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補貼的逐年下調意味著光伏產業鏈降本增效面臨著較大的壓力,而這也是光伏行業發展的宿命。 事實上,近年來,光伏技術進步顯著,推動光伏發電系統成本持續下降,光伏系統成本由 2007 年 60 元/W 降到目前 6 元/W,降幅高達 90%。光伏發電系統投資主要由組件、逆變器、支架、 電纜等主要設備成本,以及土建、安裝工程、項目設計、工程驗收和前期相關費用等部分構成, 其中,組件和逆變器等主要設備成本占比分別為 45%和 4%。組件和逆變器等主要設備成本的下 降,以及組件轉換效率提高帶來的支架、電纜、安裝等配套成本的下降,以及單位裝機容量土地 面積的節省等是系統成本持續下降的主要推動力。
組件價格持續下降(單位:美元/W)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多晶硅環節預計降價壓力較小。多晶硅是光伏產業鏈最上游,該環節技術門檻最高,具有一定的 壟斷性,毛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40%+),相對于下游硅片、電池片和組件來說,我國多晶硅產 業發展相對滯后,長期受海外廠商的壟斷和壓制,時至今日,我國多晶硅產業仍需大量進口。另 一方面,展望 2018 年,國內多晶硅產能供給僅新增 4.5 萬噸(根據各硅企業擴產計劃及進度測 算),降價壓力較小。
我國多晶硅進口情況及自產比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多晶硅價格較為堅挺(美元/kg)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硅片環節預計降價壓力較大。一方面,2015 年以來,單晶由于硅片端金剛線切片的導入實現了 成本的快速下降,從而帶來了單晶電池性價比和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硅片廠因而也大規模擴產,2018年單晶硅片產能預計達到 65.5GW;另一方面,隨著年底多晶金剛線切割與黑硅技術結合的大 規模導入,將帶來多晶成本的下滑和效率的提升。因此,隨著單多晶的性價比之爭再起以及硅片 產能的逐漸釋放,2018年預計硅片環節降價壓力較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