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我國能繁殖母豬存欄量及種豬進口數據分析
2018/8/30 16:21: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伴隨著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我國生豬品種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20 年前,遍布中國的還是國內地方豬種,但我國地方豬種地方種豬由于消費偏好、生產效率低等原因,現在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我國地方豬種具有耐粗飼、抗逆性強、產仔率高、肉質好等優點,但伴隨著我國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我國生豬品種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20 年前,遍布中國的還是國內地方豬種,但我國地方豬種地方種豬由于消費偏好、生產效率低等原因,現在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我國地方豬種具有耐粗飼、抗逆性強、產仔率高、肉質好等優點,但隨著人們消費偏好轉向脂肪含量更低的瘦肉,國外引進豬種因生長周期短、屠宰率高、瘦肉率高、飼料轉化率高等優勢而被養殖者青睞。特別地,世界著名豬種長白、杜洛克、約克夏被廣泛引入中國,國外“三元雜交”模式在我國不斷推廣,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產生了很大影響。目前以“杜長大”三元雜交商品豬為主的引進品種占出欄總數的70%以上,是我國豬肉生產的主力。
引進豬種對飼養管理的要求較高,生長速度較快,然而,品種的變化也對生豬養殖的供給面產生了一定影響:
1、外國的優良豬種雖然具有生產效率高,瘦肉率高的優點,但是這些外國豬種對防疫、飼養管理技術的要求也較高,更適合于在技術力量較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規模化養殖場進行養殖。
2、引進豬種生豬速度更快,飼養周期較短,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需變化的節奏,影響到“豬周期”的長度。
我國養豬品種的變遷
我國地方豬種和國外引進豬種各項指標比較
我國地方豬種國外引進豬種繁育性能強較差性成熟時間130天180天經產豬排卵數21.5819初產平均頭數10.549.25經產平均頭數13.6411發情情況明顯不明顯肉質較好欠佳,口感風味不及我國地方豬種顏色3-4<3屠宰后45分鐘PH值>6.2<6肌肉系水力強高6.8%肌肉大理石紋3-4肌纖維細較粗適應性耐粗食,抗逆性強對飼養條件要求高生長速度慢快育肥期平均日增重453克900克達到90公斤日齡超過200天160天飼料報酬率低高全程料肉比4∶1國外優秀品種可達2.3∶1屠宰率63-72.5%70-72%以上瘦肉率40%左右60-70%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外三元完整的生豬繁育體系包括純種豬(包括原種豬/祖代種豬)——父母代種豬(二元種豬)——商品豬(三元豬)。原種豬場主要集中在歐美國家,國內主要引進長白、大約克和杜洛克三個品種。
國內種豬場向國外原種場進口其生產的祖代種豬,通過同品種純繁擴充祖代產能,并通過純種母豬和公豬雜交生產父母代二元種豬,在國內種豬市場銷售,成為國內養殖戶補欄的后備軍。
沒有種豬繁育能力的小型養殖場/戶再通過向種豬場購買父母代二元種豬,產下的仔豬經育肥后就可以作為商品豬銷售到市場上。
農業部發布2017年12月份能繁母豬統計情況,數據顯示我國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母豬存欄量繼續下降。可以說一整年能繁母豬都在保持整體下滑走勢,2017年我國能繁母豬存欄3427萬頭。
2009-2017年我國能繁殖母豬存欄量
資料來源:農業部
智研咨詢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生豬行業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行情上漲以及種豬供應不足的雙重壓力下,進口數量走出了過去3年的低谷。2017年我國共進口種豬10527頭,創近年新高。在進口國別方面,美國占47%(含PIC占18.6%),法國占36%,加拿大占15%,丹麥占2%。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美國種豬一改過去3年的萎靡,重新占據了將近一半的進口份額。由于PIC通常不被認為是“美系種豬”,扣除這部分份額后美國種豬占了將近1/3的市場份額。而法國種豬也出現上揚,占有了超過1/3的市場份額。結合幾年來的變化,種豬進口市場基本呈現出美系、加系和法系三分天下的格局。
2008-2017年我國種豬進口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農業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