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互聯網已進入大發展時代,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投融資熱度空前高漲
2018/9/17 9:13: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不僅能為制造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提供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而且催生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有力促進了傳統動能改一、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現狀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不僅能為制造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提供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支撐,而且催生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有力促進了傳統動能改造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壯大。當前,我國已形成比較健全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工業互聯網應用正由家電、服裝、機械等向飛機、石化、鋼鐵、橡膠、工業物流等更廣泛領域普及。
“2018年是全面實施工業互聯網的開局之年。”在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聯合主辦的2018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將開展工業互聯網發展“323”行動,即打造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推進大型企業集成創新和中小企業應用普及兩類應用,構筑產業、生態、國際化三大支撐。
目前工業互聯網已進入大發展時代,我國已形成較健全的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從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會員單位構成來看,工業企業占35%,信息通信企業占38%,幾乎平分秋色,同時通信產業有很多在做工業軟件,包括6%的安全公司。最重要的是,這個聯盟是一個開放的聯盟,面向全球,與全球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競爭,境外企業占7%。
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的會員單位構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4676.99億元, 增長率為13.5%; 隨著產業政策逐漸落點, 市場空間將有望加速, 預計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可達6929.12億元。
2015-2020年中國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及增長率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細分領域結構情況中, 基礎設施規模達到1912.89億元, 占總規模的40.9%;軟件與應用規模達到1435.84億元, 占比為30.7%; 通信與平臺的規模為1290.85億元, 占比為27.6%; 工業安全為37.42億元, 占總規模的0.8%。
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細分領域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細分領域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正加速創新發展。企業在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等領域不斷創造出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工廠內外網絡改造升級穩步推進,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初步建成了一批典型應用平臺
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成為全球主要國家與跨國巨頭競爭和布局的焦點與核心,各類產業主體積極布局,推出一系列工業互聯網平臺產品。
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活躍,裝備、自動化、工業軟件、信息技術和制造企業從不同領域積極推動平臺發展,目前已經形成超過30個工業互聯網平臺。部分平臺企業能夠在航空航天、裝備制造、信息電子、冶金、石化等行業精耕細作,在質量優化、工藝優化、設備預測性維護、供應鏈協同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創新應用,并逐步培育起一個工業應用的創新生態。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不僅能為制造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提供新型網絡基礎設施支撐,還催生了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有力促進了傳統動能改造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壯大。
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進度與全球一致,都處于起步階段,但有自己的特色,目前在參考架構設計、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生態體系建設、應用模式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就發展階段而言,國內工業互聯網處于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快速發展期,中國互聯網正從消費型轉向企業型。不過還處于起步階段,或者稱之為“淺水區”,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都十分有限,但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互聯網產業強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前景廣闊。
二、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情況分析
中國互聯網云平臺產業鏈結構而言可分為數據采集層、IAAS層、PAAS層、SAAS層。其中,數據采集層是基礎,IAAS層是支撐,PAAS層是核心,SAAS層是關鍵。白皮書還指出目前較為成熟的是IAAS層,但隨著市場消費需求的不斷擴大,另外三層的利潤將逐漸上升,將成為產業利潤的主要獲取者。
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著各行業企業紛紛布局,這包括互聯網企業、生產制造商、設備制造商在內的來自產業鏈不同階段的企業紛紛跑馬圈地,推動中國制造業正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云化發展。
1、寶信軟件
寶信軟件是寶鋼股份控股、 寶鋼集團實際控制的軟件企業, 是中國領先的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
2017 年正式發布寶信工業互聯網平臺, 實現企業內部信息流、 資金流和物流的集成和融合。
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10.14億元,同比增長7.05%; 計算機應用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18.14%;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8億元, 同比增長78.14%。
2014-2018Q1寶信軟件總營收及凈利潤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用友軟件(廣東) 營銷服務中心
用友軟件(廣東) 營銷服務中心成立于2006年, 主要業務有用友各系列軟件代理、 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軟件開發、 系統實施, 企業數據庫管理及維護等。
2018年一季度業績報告, 總營業收入10.74億元, 同比增加3.28億元, 增長43.9%;云服務業務營收3.66億元, 同比增長158.3%;軟件服務業務快速增長, 營收7.02億元, 同比增長16.0%。
2014-2018Q1用友軟件總營收及凈利潤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東方國信
東方國信成立于1997年, 專注于大數據領域, 緊跟全球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趨勢, 構建以大數據、 云計算及移動互聯三大技術體系為核心的云化架構的大數據產品體系。
2018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2.31億元, 同比增長2.63%; 計算機應用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3.09%;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07.40萬元,同比下降26.13%, 計算機應用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2.35%。
2014-2018Q1東方國信總營收及凈利潤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制造業生態正成為產業競爭的“風口”,2018年的跑馬圈地正愈演愈烈,一場“發展的腥風血雨”已經在所難免。
三、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呈現六大亮點
2018年上半年,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互聯網的政策,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熱度高企。總體看,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呈現六大亮點。
亮點一:
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迎來政策密集紅利期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信部先后發布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方案(2018—2020年)》,可以說,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廣東、上海、江蘇、浙江、河南、重慶、福建等省市紛紛制定配套實施方案,加大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和企業上云支持力度。為加快國家與地方聯動,工信部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簽訂了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部省合作協議。
亮點二:
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路線圖基本形成
工信部重點圍繞“一二三四五”部署工業互聯網平臺工作,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推廣路徑基本形成。
一是打造兩類工業互聯網平臺。一類平臺是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另一類平臺是面向特定行業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二是培育三類工業App。包括基礎共性、行業通用和企業專用工業App。
三是推動九大工業設備上云。推動高爐、工業鍋爐、風電設備、光伏設備、數控機床等工業設備上云,帶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功能演進和規模商用。
四是開展四類試驗測試。開展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特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特定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驗測試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測試床建設,促進技術的快速迭代。
五是建立五大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平臺基礎及創新服務、監測分析、大數據管理、質量管理、標準管理等公共服務體系。
亮點三:
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雙輪驅動格局業已形成
當前制造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成為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的兩股核心力量。據統計,由ICT企業主導建設的平臺數量為45個,占比為60%;由制造企業主導建設的平臺數量為30個,占比為40%。海爾、航天科工、徐工、三一重工、富士康等龍頭制造企業基于較強的工業知識和模型沉淀能力,阿里巴巴、東方國信、浪潮、用友、華為、紫光等大型ICT企業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等使能技術,紛紛積極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
亮點四:
工業App培育和應用全面展開
培育百萬工業App,是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的核心,是形成工業互聯網平臺雙邊市場的關鍵。2018年上半年,工信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30萬個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根據阿里巴巴、東方國信、浪潮、海爾、航天云網、用友、徐工、三一重工等國內領先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公開的數據,我國工業App數量約1萬個,海量工業App和海量工業用戶互促共進、雙向迭代的雙邊市場正在初步形成。
亮點五:
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投融資熱度空前高漲
2018年上半年,“工業互聯網平臺”投融資領域備受關注,首先從A股資本市場引爆投資熱度。2月到3月僅僅一個月內,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中,東土科技股價上漲85.07%,漢得信息股價上漲71.03%,用友網絡股價上漲125%,海得控制股價上漲高達135%,東方國信股價上漲66.35%,資本市場對工業互聯網相關上市公司的熱炒,使得A股上市公司與工業互聯網相關的資產并購和投資愈演愈烈。股票市場的火爆提升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股權投資的熱度。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業富聯”)于5月發布了招股意向書,在工業富聯IPO過程中,共有20家知名企業及投資機構進入了戰略配售名單,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三大互聯網巨頭全部在列。此外,上海國投、中央匯金、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中國人壽、招商局、國投等知名企業也都通過直接投資或旗下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對工業富聯進行戰略投資。工業富聯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342%,網下配售中簽率僅僅為0.08%,機構超額認購倍數高達1293.57。
亮點六
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域集中度凸顯
截至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集中分布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區域,數量較多的省市是北京、江蘇、上海、浙江、廣東、山東等,分別為15個、12個、9個、7個、6個、6個,約占平臺總數的73%。這些地區的政府和企業積極性高、先進制造業集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基礎較好,大多以推動產業集聚區的行業整體上云為抓手,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