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汽車品牌出口呈現頭部企業集中趨勢
2020/2/9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19年前十家汽車生產企業出口量排名》。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19年前十家汽車生產企業出口量排名》。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汽車生產企業依次為:上汽、奇瑞、東風、北汽、長安、長城、吉利、江淮、大慶沃爾沃和重汽,分別出口28.5萬輛、9.6萬輛、8.6萬輛、8萬輛、6.8萬輛、6.5萬輛、5.8萬輛、4.5萬輛、4.4萬輛和4萬輛。與2018年相比,奇瑞、江淮和大慶沃爾沃出口量呈較快下降,其他企業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吉利、長城和上汽增速明顯。上述十家企業共出口86.7萬輛,占我國汽車企業出口總量的84.6%。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9年汽車出口排名前十的企業呈現出明顯的兩級梯隊,出現這種分化的原因是近些年來隨著汽車行業體量增長,市場存量明顯;加之汽車制造業利潤增幅低于營收增幅的趨勢發展,企業盈利能力普遍減弱,這使得邊緣企業壓力陡增;而來自于制造端的壓力已傳導至各個環節。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行業"馬太效應"更為顯現,汽車出口呈現出向頭部集中的發展趨勢。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3日發布的《2019年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去年我國汽車出口102.4萬輛,同比下降1.6%。其中乘用車出口72.5萬輛,商用車出口29.9萬輛。與商用車出口略有增長不同,我國乘用車出口顯現小幅下降。盡管如此,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依然繼續蟬聯全球第一,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由于行業處在轉型升級過程之中,加之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準切換、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我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壓力與上年相比依然未減。
郭曉蓓認為,2019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呈現小幅下滑趨勢,一方面是由于2019年汽車行業出口受美國市場和政策變化的沖擊較大;另一方面是馬來西亞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市場出口增速較快,給中國汽車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但是,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生產企業主動調整、積極應對,行業在下半年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郭曉蓓說,盡管2019年我國汽車出口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但隨著行業后續回暖,多家車企出口量依然上漲,并展現許多亮點。2019年6月,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圖拉建設并投產的中國汽車企業海外首個全工藝整車制造廠引起廣泛關注。9月,WEY、紅旗、拜騰等多個中國汽車品牌登陸法蘭克福車展,展示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實力。整體來看,我國正在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方向邁進,中國汽車企業的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2017年4月,由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聯合發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曾提出:到2020年,中國品牌汽車海外市場影響力明顯提高,實現向發達國家市場的批量出口。在郭曉培看來,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從傳統的內燃機車輛到新能源汽車,再到智能網聯功能的產品,實力在不斷提升的同時,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但中國車企"走出去"依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在規劃和機制建設等方面繼續加強,唯有這般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與傳統汽車強國的優勢企業同臺競技,贏得對手的尊重。(記者 劉禹松 實習記者 劉若然)
轉自:中國貿易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