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通稀土產業鏈加速“內循環”?
2020/8/14 17:11: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前,如何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打通稀土產業鏈加速“內循環”,是中國眾多稀土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新課題。北方稀土在解決這一問題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雖然該公司今年第一當前,如何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打通稀土產業鏈加速“內循環”,是中國眾多稀土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北方稀土在解決這一問題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雖然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生產經營因疫情受到影響,各項指標同比均下降,但從第二季度開始,該公司搶抓復工后下游補庫存、市場交易漸活躍的有利機遇,實現了逆勢增長。相關數據顯示,1月至6月,北方稀土銷售稀土產品營業收入超預算進度6.56億元。
北方稀土董事長趙殿清表示,稀土由于獨特的電子層結構和聲、光、電、磁等特性,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陶瓷、玻璃、永磁新材料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是稀土企業拓展市場的有利機遇,我們需要把握住。
趙殿清的話道出了稀土產業鏈發展“內循環”的真諦。企業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抓住機遇,開拓創新,保持產業鏈的完整性。
稀土無處不在,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國稀土產業體量已經達到不管做什么都會對世界其他國家稀土行業產生影響的規模。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稀土業不能像從前完全依賴外部市場,要更多地關注國內稀土市場。
以“內循環”為主的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政策指引,國內稀土企業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機遇在于后疫情時代稀土企業在國家支持下將持續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挑戰在于稀土企業除了面臨生產技術持續創新的同時,還將面臨國內營銷渠道與國外銷售渠道的交互結合創新要求。從國際市場來看,在“十四五”期間,國內稀土產業將面臨全球市場的進一步分化期,稀土產業應廣泛參與國際化分工,加快國際化進程,實現稀土貿易共贏。同時,國內稀土市場也面臨著改革深化期,進一步擴大開放程度,營造更加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成為“十四五”期間最迫切的市場需求。
當然,在“內循環”模式下,首當其沖要解決的是稀土產業存在的“產能相對過剩”問題。受疫情的影響,即便是稀土擴大內需,但稀土銷售趨向謹慎、務實,依然處于恢復之中。因此,稀土銷量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出口也將受到制約,這是不可避免的“陣痛”,隨之而來的是“優勝劣汰,剩者為王”。
稀土企業要活下去,就要結合稀土市場趨勢,竭力提升產品競爭力,突破現有產品和服務的桎梏,逆勢突出重圍。在具體實施中,稀土企業要圍繞稀土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意在推動創新鏈高效服務產業鏈;圍繞稀土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實現創新成果快速轉移轉化并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兩條腿走路,方能行穩致遠。后疫情時代,我國稀土企業發展不易,但有危就有機。中國人歷來信奉東方不亮西方亮,天無絕人之路。只要我國稀土企業依托完整的工藝、技術和制造體系和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就必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