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8個月外貿進出口接近“轉正” 中國外貿穩步復蘇
2020/9/11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9月7日,8月中國外貿成績單發布。據海關統計數據,8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同比增長6%,延續了回穩向好的勢頭。其中出口增長11.6%,增速再次創下年內新高。外貿9月7日,8月中國外貿成績單發布。據海關統計數據,8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2.88萬億元,同比增長6%,延續了回穩向好的勢頭。其中出口增長11.6%,增速再次創下年內新高。外貿增長持續回穩向好、好于預期,是否意味著外貿已經徹底走上復蘇通道?
進入穩步復蘇通道
1.4%、4.3%、10.4%、11.6%……從單月數據看,5月份以來,出口增速連續刷新年內紀錄,8月份的外貿出口繼續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此外,進口增速近3個月總體穩定,帶動了外貿進出口增速穩步回升。
“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認為,當前中國內需保持回升勢頭,外需也同步有所改善,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數據來看,8月份中國外貿延續了前期逐步回穩向好的增長勢頭。這主要得益于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較好成效,大量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深入落實,中國企業加快恢復生產,供應鏈逐步恢復穩定,同時電商、海外倉、中歐班列等新的動能也為外貿穩定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從前8個月的數據來看,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0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6%,降幅比前7個月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05萬億元,增長0.8%;進口9萬億元,下降2.3%;貿易順差2.05萬億元,增長17.2%。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以來,中國外貿經受住疫情的嚴重沖擊,從四五月份之后持續回穩向好,表明中國外貿逐步走出了疫情之下發展最低迷的時期。
在外貿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李魁文強調,今年前8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有力帶動了中西部地區外貿發展,外貿區域布局更加優化。同時,民營企業對外貿穩定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一般貿易規模穩步提升,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制品等出口持續增長,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提高了進口效益,外貿發展的質量在穩步提高。
穩外貿不可掉以輕心
“由于海外疫情防控和國際貿易環境還充滿不確定性,穩外貿仍不可掉以輕心。”劉向東表示,外貿受國內國際因素的影響較多,既要看到國內外貿供給側逐步恢復,也要看到國外需求側的多變性,因此穩外貿還需加大相關工作力度。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正常產品的出口,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對外貿發展的支撐作用也較大。隨著國外相關產品庫存增加和產能的增加,供給能力在提升,相關產品的出口將面臨更大壓力。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8月,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額達7375.5億元,同比增長37.8%;手機出口額達4887.3億元,增長8.9%。
趙萍認為,當前外貿企業的艱難處境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尤其是有些外貿企業遇到訂單不足、物流不暢、資金周轉困難等問題,減稅降費、出口退稅、云展會、跨境電商、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政策對外貿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階段要更加深入落實前期出臺的有效舉措,同時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出臺更加精準有效的措施,為企業營造較好的政策環境。
同時,趙萍建議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對疫情和進出口業務開展較為順暢的國家要加大開拓力度,同時充分開拓中國國內市場,并以此帶動產品標準、研發、品牌的拓展。“這不僅對穩住企業訂單和生存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外貿企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競爭力和市場應變能力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商務部正在進一步加大力度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從9月8日起,商務部將與天津、黑龍江和深圳三地政府共同舉辦“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活動,繼續發揮步行街品牌集聚、店鋪眾多、資源豐富等優勢,線上線下融合,幫助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記者 吳力)
轉自:國際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05萬億元,釋放了哪些信息?
- 下一篇:誰扼住了集成電路設計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