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米!我國刷新工業鈾找礦深度紀錄
2020/9/24 18:09:2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范”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鉆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在科技部“華南熱液型鈾礦基地深部探測技術示范”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在廣東南嶺諸廣地區實施的長江1號鉆孔深部取得重大找礦突破。項目負責人、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22日告訴記者,團隊在95—1550米深度發現了8層達到工業品位的鈾礦段,特別是在1550米處發現了我國目前深度最深的工業鈾礦化,為開辟新的找礦空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過去找鈾礦主要局限于300—500米以淺的第一找礦空間,隨著工作深入,目前找礦重點已轉移到500—1500米深度的第二找礦空間。
按含礦主巖劃分,我國鈾資源主要有四大類型,即花崗巖型、火山巖型、碳硅泥巖型和砂巖型,前兩個為熱液型鈾礦。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鈾礦地質找礦中心工作轉移至北方可地浸砂巖型鈾礦,熱液型鈾礦的勘查、研究工作幾乎停滯。
李子穎告訴記者,深鉆是成礦理論和預測技術與模式的驗證手段,二者互相補充,可以為開辟更深找礦空間提供依據,提高探測技術的深度和精度。研究團隊經過成礦條件綜合研究、成礦預測和鉆探場址遴選,在南嶺諸廣地區開展了鈾礦成礦理論創新以及一系列深地探測,預測了多個成礦遠景區。經過比選和論證,科研人員確定了長江1號鉆探場址。該深鉆設計孔深1500米,終孔孔深1709.34米。鉆探結果顯示,950米深度單礦體厚度達到14.5米,在1560米、1606米、1696米等深度還發現多段鈾礦化,顯示更深部還有成礦潛力。(記者陳瑜)
轉自:科技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中國鋁業廣西稀土整改不到位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 下一篇:淘寶特價版宣布億件商品1元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