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油車相對電動車的成本競爭力到2023年基本就不存在了
2020/9/29 12:01:14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本報記者 于 南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車展上,廣汽新能源展出了全球首款高性能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系統、代表未來電動化科技的石墨烯技術,以及國內第一個GEP2.本報記者 于 南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六屆北京國際車展上,廣汽新能源展出了全球首款高性能兩擋雙電機四合一集成電驅系統、代表未來電動化科技的石墨烯技術,以及國內第一個GEP2.0全鋁純電專屬平臺。此外,還重點展示了今年6月份上市的下一代智能SUV埃安V、中高級智能轎車引領者埃安S以及豪華智能超跑SUV埃安LX。據悉,埃安V搭載的全球首個集成5G+V2X車載智能通訊系統,應用了華為巴龍5000 5G芯片。
9月27日,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出席《證券日報》主辦的2020汽車資本論壇時,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發表了其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未來發展趨勢的諸多觀點。
業界有一種聲音認為,以特斯拉為代表的外資新能源車企(特斯拉model 3月銷量過萬)對國內廠家形成了巨大壓力,并擠占了他們的生存空間。
對此,古惠南認為,特斯拉只擠壓了那些沒有技術積淀的,僅僅依靠融資,甚至是PPT造車的新能源車企,而這些車企即便沒有特斯拉的出現,也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相比之下,廣汽新能源雖然2017年才正式成立。但廣汽研發新能源汽車的歷史,則要追溯到2011年。古惠南稱:“那時候,除了日本,全國只有我們在造混合動力車;2016年,我們又推出了插電混合動力車GS4 PHEV;2017年推出GE3純電動車;2019年,又在全新的工廠、全新的平臺上,以世界領先為標準,推出了全新的產品。”
因此,在古惠南看來,把廣汽新能源劃入造車新勢力并不貼切,“我想可以把我們看作有傳承的造車新勢力吧。”也正因為有傳承、有積淀,“以廣汽新能源為代表的一批中國汽車廠商,不但沒有受到特斯拉制約,相反,還因特斯拉的成功,更加篤定了純電動的發展思路。”古惠南表示。
古惠南堅定地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要在EV(純電動)和ICV(智能網聯)上同時發力。
首先,從廣汽新能源自身的銷售看,現在主動購買電動車的消費者比過往多了。主要原因在于,電動車給他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比如加速的平順、安靜,座艙的環保,再比如電動車擁有一鍵遙控泊車、L3自動駕駛等更智能的領先科技。
即便是在成本方面,“我認為,隨著燃油車每公里油耗將被限定在4升以下(目前看不采取混動形式難以實現)、國7排放等,燃油車的成本將會是上升趨勢;而電動車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充電設施的完善,成本則是下降趨勢。”古惠南判斷,“一升一降,我想大概在2023年,燃油車成本相對于電動車的競爭力,就基本不存在了。”
面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變化莫測的發展,古惠南認為,廠商必須重視智能網聯的發展。“未來的車,可能不僅是車,需求、市場賦予它的使命可能是建立在移動基礎之上的無窮無盡的應用場景。那么,伴隨著自動駕駛的到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的應用將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
而隨著純電動車成本下降,智能網聯的發展,包括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激活的廣大農村市場,將令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得非常值得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