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談“頭條”被“油條”蹭熱度:餐企創業不是玩票 更應專注產品本身
2020/10/16 16:01:14 來源:經濟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6日訊 一個早餐店能被互聯網關注并引發行業巨頭的訴訟,不一定是因為早餐做得好,還可能因為模仿的太像。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早餐店可謂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6日訊 一個早餐店能被互聯網關注并引發行業巨頭的訴訟,不一定是因為早餐做得好,還可能因為模仿的太像。近日,一家名為“今日油條”的早餐店可謂賺足了眼球,不僅因為酷似今日頭條的標識成為“網紅”,更引發網絡熱議,引至今日頭條母公司的一紙訴狀。
媒體報道,9月11日,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開庭審理一起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案。該案原告為今日頭條的母公司字節跳動,被告為今日油條。
據悉,今日油條的商標歸屬權屬于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20年5月13日。這家公司主要做的就是早餐,有油條、豆漿、手抓餅、胡辣湯等產品。
天眼查顯示,當前案件審理流程為非訴行為保全審查,執行法院為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案由為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被告方為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鄭州市金水區今日油條早餐店、河南燒烤者食品有限公司。
10月15日,#今日頭條起訴今日油條商標侵權#沖上微博熱搜,截至發稿時,閱讀量已超過1億次。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油條餐飲公司除了申請今日油條商標之外,還申請了明日油條、今日豆花、今日豆漿、今日面條、快手抓餅、餅多多等。
“一個早餐店要想從無名到全國聞名可能需要20年時間之久。而今日油條做到名聞全國卻只用了5個月而已,這種速度完全就是5G的速度”。 有業內人士撰文稱,在營銷模式上,今日油條完全采用的是互聯網模式,通過大膽冒險的商標引發人們的自主傳播,再通過網紅為品牌助力,廣告詞盡可能套用國內知名企業的詞語。
對于字節跳動公司的起訴,河南今日油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新亞回復媒體記者稱,“傍大牌”只是覺得好玩而已。被今日頭條起訴后,他有點懵,但已積極應訴。目前,判決結果還沒下來。
“噱頭只能在特定時間內吸引眼球,但是餐飲最終還是看產品”,有餐飲業內人士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此類“玩票”性質的傍名牌和蹭熱度的行為,不應該被過分報道和解讀,真正的餐飲從業者應該更多的專注產品和服務,打造有差異化的產品,而不是模仿。
盡管蹭熱度甚至是山寨產品被人們口誅筆伐,但在越來越注重營銷的餐飲業中,類似“油條蹭頭條”的情況并不少見。
據媒體報道,今年4月,廣州市天河區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集中宣判四宗商標權侵權糾紛案件,包括“鮑師傅”商標侵權兩案、“蒙自源”“椰妹”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兩案,打擊不當使用商標侵權行為,懲治“搭便車”不正當競爭,維護餐飲行業公平市場競爭環境。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蹭熱度、傍大牌的行為在餐飲行業確屬常見。不過這也反映了很多餐飲老板缺乏相關的商標法律方面的意識,也導致餐飲行業出現很多山寨、模仿抄襲風不斷。他希望餐飲經營者能不斷加強法律相關的知識,增強原創方面的保護意識以及能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