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季度持續穩定恢復 彰顯中國經濟韌性和活力
2020/10/20 9:36: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19日出爐。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數據19日出爐。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從環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當天,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舉行“國是論壇——2020年第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多位專家在參加會議時指出,中國經濟在三季度實現累計增速轉正,同時多項數據年內首次由負轉正,顯示出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四季度或將延續良好復蘇態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認為,從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生產端恢復最為明顯,工業增加值三季度繼續保持較快的回升態勢,表現超市場預期,原因在于全國之前發生的零星疫情基本上都得到很好控制,對于工業生產的掣肘因素進一步減少,同時制造業PMI連續數月保持在榮枯線之上,房地產相關行業的開工率也都在不斷提高。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仍會延續良好復蘇態勢。四季度單季增速可能會實現5%以上。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宏觀經濟表現與財政政策是有關聯的,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有三個特點:減稅降費強度增強,財政赤字規模增幅較大,財政政策穿透力強。
白景明指出,政府投資具有乘數效應,財政支出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刺激居民消費、改善營商環境,都在支撐中國經濟增長。中國減稅降費不僅強度高、規模大、涉及面廣,并且是多環節減稅降費。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外貿成果豐碩。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分析,前三季度中國一般貿易比重上升,“宅經濟”增速較快,貿易新模式新業態也較為活躍。中國同主要的貿易伙伴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也獲得較快增長。此外,PMI統計的新出口訂單指數,9月份達到了50.8%,這是今年以來第一次轉正,不僅說明外貿實際業務積極向好,也進一步提振了中國外貿的信心。
“中國特有的全產業鏈優勢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白明強調,據聯合國相關機構統計,在工業門類上,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不僅幫助中國有效地應對了疫情,還為中國外貿提供了新業務。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認為,中國經濟運行正處于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期,面對越來越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貨幣政策應當堅持穩健取向不變,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同時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維護正常貨幣政策空間,平衡好內外部均衡,處理好短期和長期的關系,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三季度消費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美團副總裁兼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表示,相比于實物消費,服務消費復蘇較為緩慢,多個細分行業還未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但依舊保持回暖態勢。國內電影院、景區、展會等消費場景逐步恢復,“七夕”單日票房超過5億元人民幣,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在促消費政策刺激下,預計四季度居民消費信心將進一步恢復,消費市場繼續回升,餐飲、住宿等服務類消費同比增長率有望在四季度由負轉正。”來有為判斷。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目前,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已完成99.8%。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表示,下一步,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確保就業形勢的總體穩定。完善有關就業政策體系,加強對部分困難行業的支持,督促政策落地。
轉自:中國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