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經濟浪潮下有三大共識不可忽視
2020/10/26 15:07:17 來源:新華財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4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召開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開幕。與會嘉賓表示,當前全球金融經濟環境變化劇烈,既要堅守底線,也要靈活應對風險挑戰24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召開的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在上海開幕。與會嘉賓表示,當前全球金融經濟環境變化劇烈,既要堅守底線,也要靈活應對風險挑戰,堅持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
共識一:堅持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
金融脫離實體經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金融不能走投機賭博的歪路,不能走金融泡沫自我循環的歧路,不能走龐氏騙局的邪路。”與會嘉賓表示,要堅守金融發展基本規律和金融從業基本戒律,緊貼企業生產經營,抓住市場新趨勢、新機遇,支持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使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相互促進,健康發展。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加強全球經濟復蘇,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以金融暢通促進經濟循環。“在新經濟浪潮下,只有更大力度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強化金融科技賦能,才能激活發展的新動能,才能于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是全球經貿體系的重要參與者,已成為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二大直接投資目的地,是全球價值鏈的重要樞紐和制造中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金融業開放不僅引入了機構、業務、產品,增加了金融要素供給,還促進了制度規則的完善,促進了金融制度供給。這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能力,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金融新技術廣泛應用,新業態層出不窮,在提高效率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使得金融風險不斷放大。與會嘉賓認為,要堅持金融創新與加強監管并重。要在鼓勵金融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擴大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能力之間尋求平衡,使金融業更好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共識二:新金融、新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點
新技術、新產品、新金融、新經濟正在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增長點,全球數字化程度逐漸加深。
新金融代表螞蟻集團的IPO備受世界矚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透露,23日已在上海確定了螞蟻集團的上市定價。“如此大規模IPO的定價首次在紐約之外的地方完成定價,這是歷史第一次,在5年前甚至3年前想都不敢想。”
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型全球化已在醞釀之中。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CF40常務理事會主席陳元表示,在線會議、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數字金融等模式蓬勃興起,未來的產業發展將更多依賴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新基建。在微觀上,這可能重塑其經營模式、經營理念。在宏觀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將對現有要素比較優勢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帶來沖擊。
共識三:持續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
過去兩年,我國金融業開放邁出里程碑式的步伐,集中宣布了50余條開放措施,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如,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持續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程度。今年前9個月,外資累計增持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7191億元。近期,富時羅素宣布擬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世界國債指數。
易綱表示,要持續推動金融業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金融展業環境。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開放理念和模式的轉變。
盡管我國金融業開放步伐很快,但外資在機構準入和展業限制解除后,仍需申請諸多許可,面臨不少操作性問題,對金融業開放的訴求依然較多。
“這表明金融業向負面清單管理的轉變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易綱表示,要統籌推進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目前上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聚焦了一大批融通內外功能性的機構。金融服務能級不斷提升,全球影響力大大增強,這也為推動國際金融合作構筑了更大平臺,創造了更好地條件。面對全球深化金融開放的新形勢,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肩負著新的使命。李強表示,“我們正在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圍繞服務新發展格局,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向更高能級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種下產業樹 喜獲脫貧果
- 下一篇:自駕游持續走熱 旅游業迎來新風口?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