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常會督促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研究建立常態化機制
2020/10/26 15:36: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財政部指導各地加快直達資金分配和使用后,國常會再次強調要求進一步抓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落實,以推動規模性紓困政策迅速落地�! ∽鳛橹袊斦芾淼膭撔轮e,2萬億元財政資金直在財政部指導各地加快直達資金分配和使用后,國常會再次強調要求進一步抓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落實,以推動規模性紓困政策迅速落地。
作為中國財政管理的創新之舉,2萬億元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的機制受到市場關注。根據財政部直達資金監控系統數據,截至9月30日,在實行直達管理的1.7萬億元資金中,已有1.566萬億元直達資金下達到資金使用單位,形成實際支出10214億元,占中央財政已下達地方資金的61.2%。
在地方政府收支矛盾逐漸增大的背景下,資金直達對于緩解基層財政壓力所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對此,國常會提出要總結今年做法,研究建立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以改革的辦法提高財政資金效能。
對市場而言,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常態化后,直達資金的范圍也會擴大,這對基層政府尤其是縣、鄉、街道一級的政府部門來說,有利于減少其舉債動機。
縣鄉級政府受益
“如果按照下達時間到年底完成全部支出測算,當前財政資金的支出進度已高出序時進度11.2個百分點�!必斦繃鴰熘Ц吨行闹魅蝿⒔鹪圃谇叭径蓉斦罩闆r新聞發布會上如此表述。
劉金云介紹,當前已支出資金中,市縣基層支出共計9961億元,占比97.5%,這體現了資金直達基層的政策效用。自全國兩會提出財政資金直達基層機制后,財政資金直達基層的話題就引起了地方政府部門的迫切關注。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新增兩個1萬億元的目標,一是財政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二是抗疫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這2萬億元主要用于保就業、保市場主體等支出。
一位地方財政系統人士評價稱,從地方政府投資結構看,有些投資并不是資本性支出,除專款專用性質外,對直達資金采取特殊轉移支付的方式,有利于確保這些資金能在第一時間全部下達基層。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目前財政資金直達機制中,市級支出1558億元,占比15.2%;縣級支出8403億元,占比82.3%;省級支出253億元,占比2.5%。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毛捷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些基層政府的財政收入出現斷崖式下降,作為市場主體接觸最廣泛的部門,中央下達的財政資金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到達基層政府,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政府支出壓力。
“我們調研的某南方省份中,一個基層政府上半年的財政收入同比減少了70%~80%左右,根據該省的預算安排,今年中央直達資金有近百億元規�?梢缘轿�,在收支差增大的背景下,這筆資金對基層政府來說,可以有效補充政府財力�!泵莘Q。
隱性舉債或降低
“如果中央能建立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對基層政府特別是縣、鄉、街道一級的政府來說,預計會受益最大�!泵莞嬖V記者。
多年來,毛捷和其團隊一直致力于地方債相關話題的研究。實際調研中,毛捷發現有的地方基層政府存在項目立項后,上級轉移支付資金沒有及時到位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迫于年底考核要求,部分政府只能靠賣地或通過融資平臺來弄錢。
“當然這種情況的舉債并非都屬于隱性債務,但不排除舉債后,財政實力較弱地區債務風險增加的可能性�!泵菡f。在他看來,如果中央下發的財政資金能第一時間直達基層,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舉債風險。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防范債務風險仍是一項重要任務。財政部也多次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其中包括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認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管理是建立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之上的,各級地方政府在本級政府債務風險管理中承擔最主要的責任,地方政府首先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償還債務,避免債務風險的蔓延。
在此背景下,多位財稅人士建議,未來應健全轉移支付制度,充分發揮轉移支付緩解財權事權失衡的功能。同時要相應提高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比例,嚴格規范新設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減少、歸并專項轉移支付,從源頭上控制專項轉移支付數額,對用途相似、性質相同的專項轉移支付進行整合,減少專項轉移支付的項目,統籌資金使用。
轉自:中國經營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