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醫食品產值逼近60億元 國內企業亟需努力
2020/11/4 15:22:18 來源:中國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3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大會暨特醫食品產業發展論壇及特醫食品臨床應用學術會議順利召開。多方共同探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法規建設11月3日,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大會暨特醫食品產業發展論壇及特醫食品臨床應用學術會議順利召開。多方共同探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法規建設之路,分享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臨床需求及專業技術。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表示,經過5年的努力,特醫食品作為一片藍海領域受到了全國各產業界的廣泛關注,醫藥、食品領域的各大企業紛紛布局進軍特醫食品,醫學界也越來越關注營養支持在疾病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邊振甲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總產值將近60億元,1歲以上適用的特醫食品僅占約20%,實際應用與需求人群規模差距較大。然而,目前國內特醫食品企業研發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尚處于仿制階段,受加工水平和生產技術能力所限,關鍵原配料依賴于進口。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應用委員會主任委員石漢平提到,國際上特醫食品在改善病人營養狀況、促進病人康復、縮短病人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費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它在我國仍然屬于新興事物,不論是臨床醫師還是病人自身對特醫食品的認識都存在不足。因此,推動特醫食品的規范經營與合理應用十分必要。
論壇期間舉行了《關注營養,善用特醫》臨床倡議發布儀式,“科學·營養·安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委員會主要成員聯合做出承諾。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產業委員會輪值主席顧欣鑫引述倡議提出,要重視臨床營養,主動實施臨床營養干預,按照各種疾病的治療要求,尤其是腫瘤和特殊人群的需求,建立健全檢測與干預制度,對重點人群實施干預、制訂診療規范。優化營養治療的臨床運用,將臨床營養治療及特醫知識納入營養師規范。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做好科普宣傳工作。規范銷售場所,為患者提供可信賴的購買途徑。
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嬰配食品監管處處長于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處處長鄧少偉分別就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監管現況與挑戰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案例進行了宣講和分享。湖南省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處處長胡波介紹了湖南省特醫食品使用現狀和未來展望。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楊曉光就特醫食品標準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享。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副所長何梅、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食品總檢驗師王駿也就特醫食品用營養標準體系以及特醫食品檢測風險與質量控制等相關話題進行了專題演講。來自雀巢、紐迪希亞、菲仕蘭、美贊臣、梅特勒-托利多等多家企業的相關業務負責人圍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臨床需求及技術檢測等內容進行了精彩分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