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上市公司市值如何提高?宋志平:進一步突出主業
2020/11/16 18:07:27 來源:經濟觀察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宋志平又多了一重身份。2020年11月11日下午,來到首屆國有經濟研究峰會上的宋志平,成為當天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理事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與其一同宋志平又多了一重身份。
2020年11月11日下午,來到首屆國有經濟研究峰會上的宋志平,成為當天新成立的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理事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
與其一同出現在上述智庫成立現場的,還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咨公司董事長王安等。
為了推動國企三年改革行動方案的實施,除了實踐層面的改革探路,還有理論課題的持續延展。對于未來三年的國資國企改革,上述相關央企負責人,已經有了明確的課題方向。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透露,由中國社科院經濟所與相關中央企業共同牽頭的重點課題已經敲定,每一項課題都將由國務院國資委相關業務廳局支持推動。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國務院國資委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相關企業與部門需要圍繞如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如何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以及如何更好實現與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優勢互補等方面展開研究。
在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宋志平看來,研究探討國有經濟發展課題的思想源泉之一,來自上市公司。
他說:“未來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目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考驗
經過30年發展,中國上市公司數量迅速增加,已成為全球市值規模第二的股票市場。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1月8日,境內上市公司已達4087家,總市值為76萬億元,相當于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6.85%。三十年來,上市公司從資本市場累計募集基金13.6萬億元,累計現金分紅8.36萬億元,分紅率達60%。以2019年為例,中國上市公司分紅達1.36萬億元。
宋志平說:“我們涌現出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和國際競爭,在業績、市值、分紅等方面都做得很好。應該說,上市公司發展的30年創造出了很好的成績。上市公司是我國企業的“優等生”,是我國經濟的“壓艙石”和“定盤星”。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優做強上市公司對我們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不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經貿環境的影響,中國的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正在面臨多重考驗。
宋志平表示,的確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公司治理有待進一步規范、信息披露質量、運營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這些問題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不相適應,亟待改善和解決。
為了解決相關問題,頂層早有部署。
2005年,國務院批轉證監會《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的通知》,到今年已有15年。
他往前回溯:“這15年里面,我們國家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做了大量的工作�?梢钥吹�,國務院《意見》是在資本市場三十而立的關鍵時刻出臺的,對于如何進一步規范市場、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如何讓我們的資本市場發揮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意見》要求,要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并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六個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舉措,既為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方向性、引領性的制度安排,也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具體安排,找準了影響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回應了市場各方的關切,同時也對上市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20年10月21日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還表示,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穩步在全市場推行注冊制。隨后,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
宋志平表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央層面制定出臺關于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專門文件。注冊制的全面推行和退市制度的完善將更好地把好上市公司的“入口”和“出口”,“零容忍”地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提高違法成本,共同推動上市公司質量的全面提高。
底線
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不披露虛假信息、不從事內幕交易、不操縱股票價格、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這是宋志平眼中的上市公司底線。
他認為,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要尊重資本市場規則,要保持為市場投資者創造價值的初心,企業要穩健經營、回報股東、創新發展。
同時,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要關注治理質量、運營質量、創新質量三個維度,運營質量是做強,創新質量是做優,治理質量是上市公司做優做強的重要保障。三者要共同推進,形成上市公司提質增效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文化。
具體來看,治理質量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意見》17項舉措的前兩條專門提出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上市公司規范的治理結構和良好的內部控制,公司信息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的披露,獨立董事、監事會作用以及各專門委員會職能的充分發揮,這些都是公司治理質量的范疇。大家要高度重視,不斷優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治理水平。
在運營質量方面,《意見》特別提出要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多方合力助推上市公司突出主業、做精專業、扎實經營、做優業績,真正成為實體經濟的“優等生”。公司的戰略能力、管控能力、財務能力、市場能力、盈利能力等均是構成公司運營質量的基礎。只有運營質量不斷提高才能為股民、股東創造良好回報,才能為市場穩健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而在創新質量方面,十九屆五中全會報告提出,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質和必然要求。
宋志平說:“我們目前正面臨著大數據產業、5G等硬科技領域創新發展的風口,企業要積極有效地創新,不能以創新的名義進行重復投資、低效投資�!�
市值
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已迎來而立之年。
宋志平認為,為了提高國有上市公司市值,應該進一步突出主業,瘦身健體,加大技術創新,業務轉型,同時強化激勵機制,吸引投資者投入。
這與國務院《意見》中“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支持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路亦是契合。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1月8日,國內共有國有上市公司1151家,其中央企上市公司394家,地方國企上市公司757家,國有上市公司數量占整個上市公司總數的28%,但是市值占到全市場總市值的44%�?苿摪骞灿�191家上市公司,其中國企僅有11家。
宋志平說:“創新板塊的國企有大量的創新企業,這些創新企業也應該要引入股權基金,加大和民營資本的混改力度,同時也要加大在科創板上市的力度,培養新的增長點,為企業的整個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他表示,經歷30年變化,今天來看資本市場,國企在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前進,同時資本市場也在促進國企的改革,無論是在機制上還是市場化上,在充分競爭領域里,都對國有企業有很大的促進。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制定與推動,以及資本市場發布的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宋志平預估,這兩項頂層文件的實施周期均為3-5年,兩個文件、兩項行動關系密切,資本市場與國企改革的良性互動,對市場的影響將是積極而長遠的。
一方面國企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定盤星,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水平。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關鍵階段,國企是引領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的主要力量和引擎,資本市場積極支持國有企業向創新轉型的過程,本身也意味著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進一步提升。這對于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改,優化機制,是激發國企活力的重要方式。同時,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資本配置功能也是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依托。
在宋志平看來,今天中國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也是底氣和潛力所在。
未來想要做好資本市場,至少要做到四點。其一是經濟的基本面。他說:“跟全世界主要的經濟體相比較,我國的經濟基本面是很好的,穩中有進,可以用“一枝獨秀”來形容。我國經濟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沖擊,又處在國際形勢的變幻大勢下,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逼涠潜O管水平。宋志平表示,要把規則建好,不干預市場,按照市場中的規則執行。他認為,近兩年來,中國監管部門是有作為的,而且思路明確,比較穩妥,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面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
除去上述兩點,還要在上市公司質量與投資者生態上聚焦。
他說:“資本市場的核心還是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主體,上市公司好不好是根上的事,這4000多家上市公司運作得怎么樣,關系到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我們現在有1.7億投資者,其中99%是個人賬戶,機構投資者僅有30萬到40萬。現在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由機構投資者來發揮主導作用,正確引導小股民,讓他們在投資中獲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