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業“回血”:擴展業態 轉型求生
2020/11/17 13:09: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旅游業正在“回血”。 今年的國慶假期,旅游業報來“喜訊”。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旅游業正在“回血”。
今年的國慶假期,旅游業報來“喜訊”。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該數據恢復情況已經明顯高于今年此前的小長假。據文化和旅游部統計,今年疫情暴發以來,清明、五一、端午假期旅游人次同比恢復分別為38.6%、59%和50.9%。
雖然行業正在復蘇,但旅游企業自身卻仍未擺脫困境,從目前發布的三季度報來看,旅企虧損依舊是常態。
9月18日,錦江酒店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次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出行習慣,甚至也影響到旅游、住宿的習慣,不管是對國內還是國際的旅游行業,都是長遠、持續、且不確定的影響。
事實上,早在疫情發生前,旅企的日子就已經不好過了。
以上市的15家景區類旅企為例。根據品橙旅游統計,2019年15家景區類上市公司平均凈利潤較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10.04%。
“旅游行業從去年開始就表現大不如前,今年疫情的發生只是加速惡化,但可以肯定的是,旅游消費需求不會因為突發事件的發生而憑空消失,而是在換種方式重新出現,這就倒逼旅企變革。”10月30日,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旅游業無法再簡單回到過去,求變,將是疫情后的主基調。
旅企報憂
旅游市場逐漸明朗化,但旅企自身卻遲遲難以突破業績屏障。
整個10月份,上市旅企陸續發布今年三季報業績,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多數旅企均處于虧損狀態。
其中,新華聯(000620.SZ)歸母凈利潤下滑最為嚴重,虧損6.8億元。緊跟其后的是騰邦國際(300178.SZ)和華天酒店(000428.SZ),凈虧損分別約為4.27億元、3.81億元。
“今年情況特殊,所以旅游企業普遍都虧損。”宋丁表示,不過,2019年國內旅游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業績就已經出現問題。
自2017年以來,國內旅游人數增速放緩。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統計,2015―2019年期間,國內旅游人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但2017年開始,國內旅游人次增速開始放緩,從2017年的12.64%下滑至2019年的8.5%。
具體數據來看,新旅界統計,2019年,在37家文旅集團中有3家出現凈利潤虧損,總虧損6.06億元,凈利潤不足1億元者,總計19家。
“疫情前,多數旅游景區及周邊酒店等都長期處于微利甚至虧損運營的狀態,疫情只是加速了旅游企業自身問題的暴露。”宋丁表示,成本把控能力低、對市場服務標準不明確、旅游產業鏈難以符合市場需要、商業模式的改造速度相對緩慢等,都是旅游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自身產業陳舊和疫情雙重打擊下,部分企業撐不住破產了。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今年前10月共有約12.8萬家旅游相關企業注銷。其中,7月注銷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8萬家,環比6月增長1.3%。
為了幫助旅企紓困,各地政府出臺了包括提振文旅消費計劃、對醫務人員免費入園政策、發放旅游消費券、設立文化和旅游產業紓困基金、開展旅游培訓在線課程等措施。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短期的政策措施依然難以解決旅企危機。“政府提出的一系列靈活性措施,有助于旅游企業在低迷之后吸納游客,啟動市場盡快恢復,但不能解決旅游企業現存的矛盾,真正想要擺脫困境還是要依靠自我轉型和變革。”宋丁表示。
等待爆發
旅游業正演變出多種玩法。
在全面封鎖階段,部分旅游景區和企業開展線上旅游活動、組織云觀展、云旅游、云直播,積極擴展企業經營邊界,旅游業和5G結合勢不可擋。
此外,本地周邊游潛力爆發,在疫情可控下穩居C位。其中露營、野餐、自駕游熱度猛增。
6月29日,小紅書發布端午旅游趨勢報告,與去年同期相比,小紅書用戶的露營意愿上升297.71%,野餐意愿上升221.94%,自駕游意愿增長近50%。
游客對康養重視程度也逐步提升,康旅風潮再起。從端午節前后文旅投資項目情況來看,康養項目在眾項目所占數量最多,和文旅投資走向及疫情推動等趨勢吻合。
“疫情期間,中青旅遨游及時調整了工作方向和業務布局,全員做國內游。重點發力兩個領域,一個是房車領域,還有一個是紅色旅游領域。”9月17日,中青旅遨游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10月30日,在攜程2020年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休閑、高端、小團化,深度、精品(小而美)、主體化,景區和住宿深度結合,夜游經濟、夜景、夜市和表演,這些都是疫情下旅游業加速轉變的態勢。
梁建章認為,疫情過后,如果國內旅游呈現上述幾個趨勢發展,會很快走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疫情期間透露出的行業新玩法,為旅游經營者和產品供應商提供了新方向。旅企要逐步認清轉型的趨勢變化,從而進一步鞏固對新市場環境和需求的匹配度。”10月30日,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旅游業蓄勢待發的同時,資金投入也在不斷擴大。
9月29日晚,眾信旅游(002707.SZ)發布公告表示,眾信旅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馮濱擬向阿里網絡轉讓5%公司股份,股份轉讓價款為3.85億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將成為眾信旅游第三大股東。
京東也戰略投資了一家老牌旅企。凱撒旅業(000796.SZ)4月底在公告中表示,擬定增募集11億元資金。京東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宿遷涵邦斥資4.5億元認購7305.1948萬股。認購之后,宿遷涵邦在凱撒旅業中的累計持股比例將達7.37%,位列前十大股東之中。
對于戰略入股凱撒旅業,京東方面表示,旅游行業雖受疫情沖擊,但公司始終堅定看好中國旅游業全面復蘇的潛力,并將持續推進旅游板塊業務的布局。
時代周報記者 張夢琳 發自廣州
轉自:時代周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蝸牛保險:重疾險還是醫療險?你該怎么選擇
- 下一篇:中華財險迎舉辦交通安全公益活動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