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臉識別就不能上門服務嗎
2020/11/24 11:01:15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湖北廣水一名行動不便的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的視頻,近日在網上廣為傳播。銀發老人被抱起時,瘦弱而困窘的身影,刺痛人心。社保卡本是便民利民湖北廣水一名行動不便的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的視頻,近日在網上廣為傳播。銀發老人被抱起時,瘦弱而困窘的身影,刺痛人心。社保卡本是便民利民之卡,如此激活,相關部門及單位應當反思。
事實上,類似問題并非首次出現。早在兩年前,湖北紅安縣一名九旬老人社保年審時被家人抬上三樓的新聞就曾引發熱議。彼時,針對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工作不夠人性化的問題,人社部曾明確提出要求,全面取消領取社保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與遠程認證服務相結合的認證服務模式,“寓認證于無形”。
各類服務為什么不能更人性化一些?“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在實踐中一再“卡殼”,說到底還是服務意識缺失、責任心缺位。各類“互聯網+”平臺建設好是基礎,應用好、管理好是關鍵。每一環節都環環相扣,不“掉鏈子”,才能讓群眾少些麻煩與負擔,真正增加群眾對政策的獲得感。
便民利民,心到情意才會到。目前,盡管涉事銀行已作出回應稱,此事的發生暴露了該行宣傳不到位、服務意識不濃的問題,工作人員已趕到老人家中道歉。我們仍要追問:與其事后上門道歉,為何事前沒能想到上門服務?舉一反三,相關部門和單位同樣也應思考:對于確有人臉識別需求的事項,如何推出更多人性化的解決舉措?對于老人等特殊人群,能否更多進行遠程辦理或者預約上門辦理?相應的便民制度執行中,是否還有“打折扣”問題?用實際行動去回答好這一個個問題,我們的工作離群眾滿意才能更近一些。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