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培育世界級頭部企業,首批41家簽約
2020/12/17 15:47:05 來源:上觀新聞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要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樞紐。原標題:放大招了!上海啟動“全球營運商計劃”,培育世界級頭部企業,首批41家簽約
上海自貿區“全球營運商計劃(GOP)”12月16日在浦東外高橋正式啟動。活動現場,松下電器全球采購(中國)有限公司獲頒營業執照,首批41家企業與保稅區管理局簽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戰略合作備忘錄,這些企業主體性質多樣,包括外資、央企、民企,其中外資投資國別豐富,涵蓋英國、德國、日本等11個國別和地區。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賦予浦東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發出了創造新奇跡、展現新氣象的時代號令,明確提出浦東要“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要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要樞紐。”
“全球營運商計劃(GOP)”是上海主動謀劃、創新推出,并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率先實施的助力企業成長成為全球營運商的長期培育計劃。由保稅區管理局牽頭,駐區職能部門、開發主體和區內企業共同參與。
所謂“全球營運商”是指運作范圍至少覆蓋兩大洲,營運模式至少涵蓋貿易、投資、分撥、研發中的一種,面向全球、運作全球和配置全球的高能級功能總部。該計劃旨在進一步集聚高能級的市場主體、高層次的人才、全球性的資金,推動企業做大市場、做大增量、做強能級,鞏固并強化上海自貿區在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樞紐、通道和平臺功能,力爭用3-5年時間,培育一批在貿易、投資、供應鏈及研發等方面可以匯聚和配置全球資源的優質企業;用5-10年時間,培育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營運“頭部”企業,在細分領域內占據全球統籌領導地位,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形成引領示范效應。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副局長陳彥峰表示,“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將改變過去由政府發布支持意見的單向扶持方式,根據每一個培育對象的個性化需求,由政府與企業雙向溝通、共同磋商形成“1+X”的支持政策包,“1”是專業化的服務支持,“X”是多領域的發展支持。“全球營運商計劃(GOP)”啟動后,保稅區域將從專業化服務、系統性支持和開拓式創新等多個方面,全力推進全球營運商計劃(GOP)。
今后,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將打造金牌服務的高地,實現“7*24小時”服務不掉線。保稅區域將成立全球營運商綜合服務促進工作專班,組建專業化的服務團隊,建立全球營運商企業服務專員機制,充分發揮保稅區域“三位一體”的服務優勢,以360 度全方位“保姆式”服務,全力幫助企業掃清發展中的障礙,確保7*24小時服務永不掉線,為企業打造一座政務服務“鐵打的營盤”。
保稅區域還將打造政策補給的高地,為企業“量身定制”支持方案。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為企業定制“一企一策”專屬支持方案,涵蓋但不限于投資貿易、資金結算、人員從業、信息流通等領域,支持企業以貿易為核心,疊加采購銷售、投資管理、資金結算等戰略決策職能,利用各項支持政策向產業鏈價值鏈兩端延伸功能,向亞太區和全球拓展業務,促進企業價值再提升、產業鏈邁向更高端。
有關部門還將組建具有國際視野、全球格局的GOP顧問智囊團,借助頂尖人才的智慧,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率先落實RCEP相關開放舉措,全面對標、加速實踐CPTPP中的高標準條款,全方位梳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準確把握企業發展中的堵點和難點,在關鍵環節和領域改革破冰中與企業“點對點”“零距離”尋求良方,合力解決“卡脖子”問題,打造“沒有做不了的生意、沒有做不成的買賣”的一流營商環境。
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背靠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港口—上海港和全球貨郵吞吐量第三大的機場—浦東國際機場,具備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區位優勢及政策功能的疊加優勢。同時,保稅區域是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啟航地,是中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的策源地,兼具上海自貿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點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放型經濟平臺功能。30年來,區域憑借優越的地理區位、便利化的投資貿易環境和創新開放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來自于139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家企業入駐,160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投資了356個項目,世界各地企業紛至沓來,成為國際國內資源流通的戰略通道。
實際上,保稅區域不僅是外資破冰中國的起點,也是中資出海全球的橋頭堡,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在這里出生、成長、壯大,從2006年,認定第一家營運總部開始,到2012年,與第一家亞太營運商簽訂合作備忘錄,再到如今,探索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GOP)”,保稅區域以“敢闖敢試、勇為人先”的精神,在世界經濟的汪洋大海中開辟了一條外高橋航道。截至目前,保稅區域已經構建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大企業總部、營運總部、區域性總部和高成長性總部多層次、多類型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模式。累計各類總部近300家,包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20家,集聚發展優勢和引領效應突出,已經具備了較強的集聚輻射和資源配置功能,成為國際國內資源流通的重要戰略通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名廚助陣、品質賦能,中糧餐飲供應鏈視角引領川菜新發展
- 紫氣東來·黔茶入滬 ——八步紫茶文化論壇點亮鄉村振興新未來
- 杭州德川、大龍補、華中國際北京農食亮相2025EBC輕食大會
- 《從貴州到全國31省:京東立體助農體系激活670縣經濟》
- 湖南環生瑞家全屋整裝實力產品,構筑品質空間新高度
- 睡眠博士首家睡眠集合店杭州盛大開業,開啟一站式睡眠治愈新體驗
- 宇視科技2025合作伙伴大會丨業內首次提出“AIoT智能體”新理念
- “懷品進京,湘鏈全球”盛會:沛霖龍腦受政企領導高度認可,新晃龍腦商機無限
- 青云租:青青時代正式成為中國商業股份制企業經濟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以循環租賃賦能可持續商業
- 金善美亮相“科技的力量”,山西機器人協會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