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好農業技術,創造美好未來”
2021/1/16 22:11:47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月12日,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戈羅卡鎮近郊,一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推遲的培訓班正式開班。中國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術項目專家組的4名中國專家,為當地種植戶開展菌草和旱稻種植技術現場教學。...原標題:“學好農業技術,創造美好未來”
近日,巴新菌草菇農民合作社農民駕駛卡車來到培訓基地取運菌種。林應興供圖
1月12日,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高地省戈羅卡鎮近郊,一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推遲的培訓班正式開班。中國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術項目專家組的4名中國專家,為當地種植戶開展菌草和旱稻種植技術現場教學。原本30多人報名,沒想到現場來了七八十人,借用的場地不夠大,不得不用竹子和木桿臨時搭建一個教學棚。
自2019年8月該項目啟動以來,中國專家組已開辦了10期這樣的培訓班,每次都很受歡迎。專家組組長林應興告訴記者,由于當地培訓設施條件比較簡陋,專家們有時候就在大樹底下講課。為了讓當地村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專家組將技術要點提煉簡化,還免費提供草種、菌種和旱稻種子,幫助村民通過實踐學會種植技術。據介紹,當地參與菌草種植的農戶已達700戶,有3000多戶農民掌握了旱稻種植技術。
對一些缺乏謀生手段的當地民眾而言,新技術讓他們看到新的生活希望。東高地省亨加諾菲區的菲尼圖古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后。村長托尼說:“在中國專家幫助下,村里的旱稻栽培從無到有,大片荒地變成金燦燦的稻田,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都滿懷信心地準備通過辛勤勞動,學好農業技術,創造美好未來。”
目前,東高地省已將菌草和旱稻列為僅次于咖啡的第二和第三大產業來發展。林應興說,他計劃聯合當地政府在周邊省份再建七八個種植基地,并在當地建立制造菌袋的小型生產基地,惠及更多村民。戈羅卡鎮農戶扎卡·阿波莉去年2月開始種植菌草,當年12月底收入達1.3萬巴布亞新幾內亞基納(約合2.4萬元人民幣)。她還通過社交軟件進行宣傳,解決銷售問題,打通了菌草的產業鏈。
林應興表示,中國專家組還將資助并培訓一批種植戶,幫他們學會制作培養基、生產菌袋,進而擴大生產規模。這樣,即便中國專家離開后,這些農戶還能繼續生產。這種模式使巴新農業發展變得更可持續,得到巴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2020年9月,巴新總理辦公室官員、巴新央企庫姆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納魯在視頻網站上推介了這一項目。納魯說,這是巴新農民參與的最大農業合作項目之一,將顯著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助于巴新實現2025年稻谷生產自給自足的愿景。
巴新國會議員、農業部前部長貝尼·艾倫說:“中國專家為巴新農戶提供拖拉機耕犁土地,從現場培訓播種、田間管理,再到最后收割,付出了很大辛勞。他們是在真心實意地幫助我們。”
(本報堪培拉1月15日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