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個“就地過年”春節將至 對一季度GDP有何影響?
2021/2/3 13:36:17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以往每到春節,我國都會上演一場浩浩蕩蕩的人口大遷徙。但今年,由于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發病例不斷出現,國家首次倡導“就地過年”,春節人口流動將較“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以往每到春節,我國都會上演一場浩浩蕩蕩的人口大遷徙。但今年,由于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發病例不斷出現,國家首次倡導“就地過年”,春節人口流動將較往年大幅減少。
春節是一年中主要消費旺季之一。人們采購年貨、贈送年禮、親朋聚會、出行旅游、休閑娛樂……共同構成了紅紅火火的“春節經濟”,成為一季度GDP的重要支撐。而今年“就地過年”這一新變化,會使“春節經濟”褪色嗎?又會對一季度GDP產生何種影響?
對消費產生結構性影響
春節將至,我國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發病例不斷出現,為了減少節日期間疫情傳播風險,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倡春節假期非必要不流動。
春節是重要的消費旺季。據興業證券宏觀研報,除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余年份春節所在的一季度中消費占當季GDP的比重,明顯高于其他三個季度。這意味著,對比全年其他三個季度,春節假期對消費的提升較為明顯,“春節消費”也是歷年一季度GDP的重要支撐。
但今年春節有了新變化,很多人將會“就地過年”,返鄉、出游人口大幅減少。據交通運輸部測算,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這一人口流動上的變化,會對經濟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在2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趙辰昕表示,今年是第一次倡導“就地過年”,相關影響還需要不斷跟進監測分析。其影響是多方面的,可能會對一些行業產生影響。但同時,也會有一些正向的促進作用。他首先提到的一點是,通過“就地過年”一定會有利于疫情防控,這會促進經濟持續恢復。
分析機構普遍認為,“就地過年”對春節消費的影響是結構性的。分行業來看,它確實會抑制一些交通運輸、社交屬性的消費,但也會使“宅經濟”領域的消費提升。因此整體上并不會對經濟構成威脅。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就地過年”對消費會有一定沖擊,尤其是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文體娛樂及批發零售等環節,但也可能增加網上消費,進而帶動網上零售、電子商務、信息傳輸軟件行業等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提高。
從人口流動上看,新時代證券宏觀分析師邢曙光、劉娟秀認為,“就地過年”改變了春節的人口分布,對消費的影響是結構性的、區域差異化的。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由于人口流入減少,消費相對會減少;一線城市相比往年春節人口流出減少,餐飲娛樂等消費可能還會增加。
對生產有明顯促進作用
以往“春節經濟”呈現“高消費+低生產”,今年這一特征將被打破。“就地過年”對生產端是正向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趙辰昕表示,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能夠大大減少大規模人員流動和聚集,同時也節約了返鄉、返城和節后找工作的時間,有利于節后的復工復產。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就地過年”對生產的提振作用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就地過年”可能會使得實際工作天數有所增加。比如,傳統春節放假返鄉的情況下,以北京的春運數據為例,外地勞動人口會選擇提前2-3周陸續開始返鄉,直到年后兩周才能補齊遷出的缺口。因此,春節放假不返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路途的損耗,使得有效工作時間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王涵表示,“就地過年”可能會使春節期間工作人口有所增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個體經營者。由于個體經營者的放假時間較為自由,傳統春節放假情景下,個體經營者有關閉工作場返鄉過年的傾向。而今年這些個體經營者可能會選擇留在大城市并且繼續工作。
據浙商證券宏觀研報測算,春節不返鄉情形下的工業生產活躍程度,較春節返鄉情形約提高16.5%。
邢曙光、劉娟秀認為,從生產端來看,“就地過年”減少了人員流動,緩解了往年春節前后的用工荒問題,復工復產會更快,有利于建筑業、民營經濟生產的延續,2021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超出季節性。
轉自:中國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