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短缺對新能源汽車影響有限 全年車市或 “前高后低”
2021/3/5 13: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 “乘聯會”)發布2021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 “乘聯會”)發布2021年1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216.0萬輛,環比下降5.6%,同比去年1月增長25.7%,實現了2021年的 “開門紅”。
“從汽車行業發展趨勢來看,伴隨國民經濟穩定回升,2021年汽車消費需求還將加快恢復,加之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由此判斷2020年或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近期低點,2021年將實現恢復性增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預測。
1月乘用車零售增幅25.7%
1月,全國乘用車同比零售增長25.7%,實現過去10年中僅次于2013年 (2012年春節1月23日)的高增長。
具體來看,1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44%,環比增長21%,繼續保持強勢增長特征。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仍舊旺盛, 12月批發偏低也推動1月零售增長。1月自主品牌零售同比增長38%,環比12月下降7%,自主品牌批發市場份額42%,較同期份額增長5個百分點;但國內零售份額38.7%,同比增3.3個百分點。部分國有自主表現超強,吉利汽車、長安汽車躍升到第二、第三位,紅旗、長城、蔚來等品牌同比均高增長。1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同比增長13%,但環比下降10%;其中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9.4%,同比增長0.7個百分點,表現超強。日系品牌21.6%,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低于德系品牌4.1個百分點。
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6.8萬輛,同比增長290.6%,環比下降20.5%。其中,插電混動銷量2.7萬輛,同比增長173.0%。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4.1萬輛,同比增長325.8%。1月電動車高低兩端強勢增長,其中A00級銷量6.0萬,銷量環比下降12%,份額達到純電動的42%;A級電動車3.3萬輛,占純電動份額23%,春節前增長不強;B級電動車達3.3萬輛,批發銷量環比下降19%,純電動份額23%,與A級電動車銷量持平。1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前5家車企占比58%,較去年1月提升10的百分點。突破萬輛銷量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38496輛、比亞迪20330輛、特斯拉中國15484輛,上汽乘用車14398輛,長城汽車10260輛,增速均在三位數以上,上汽通用五菱增26倍。1月,蔚來、小鵬、理想、合眾、威馬、零跑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表現優秀。
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加劇,上汽、廣汽表現相對較強。寶馬、奔馳和奧迪三家豪華車企的純電動車開始全面量產,增速遠高于傳統豪華車增速。1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4.6萬輛,同比去年1月增長72%,環比增長2%。1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15.8萬輛,同比增長281.4%,環比下降23.9%。
崔東樹分析,近期疫情在縣鄉散發對車市影響較大,尤其是建議 “就地過年”的措施在各地各單位深入貫徹實施,力度很強,因此返鄉人群大幅減少。由于春節前的汽車消費一部分是由返鄉人員貢獻的,這些人無法因返鄉購車,將拉低車市2021年的起步增速。不過,北京、上海等地區的年末汽車消費政策正在推動高端車市走強,并形成與歷年應有的縣鄉市場火爆和大城市低迷情況明顯的反轉。
對于2月銷量,乘聯會預測,由于去年2月處于大面積封城狀態,因此低基數下的2月零售同比增速預計要高出5倍左右。今年1~2月的累計銷量同比增長應該達到70%左右,將為今年的高增長態勢奠定基礎。
全年車市或 “前高后低”
盡管2021年車市出現 “開門紅”的高增長,但乘聯會預測,全年車市將呈現 “前高后低”的走勢,消費增長壓力不容忽視。
崔東樹分析, “判斷2021年傳統車走勢因素不能參考2020年特征,尤其是上半年應更多考慮2019年的市場走勢特征。預計今年疫情影響遠不如去年嚴重,目前的局部趨緊也是防患于未然,疫苗大規模應用將促進局勢進一步可控,由此預判2021年季度走勢基本重回正常年度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車市增長壓力依然較大。從第三季度開始將面臨去年上半年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和促消費政策的較高基數,第四季度因2022年的春節較今年提前,故消費旺季也提前,對傳統車的年末消費稍有促進。
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車走勢將有一定抵沖壓力的增量。乘聯會預測,2021年新能源車開局銷量走勢較強,銷量份額已經達到當月總量的7%,而去年是在四季度才達到7%的份額,因此今年一至三季度的新能源車也帶來一定的銷量增長。去年四季度的新品拉動新能源車高增長,基數抬高下的新能源汽車增速可能放緩。
對于近期備受關注的汽車芯片短缺形勢,從乘聯會的監控數據來看,芯片上游壟斷性較強,加劇了供給矛盾。不過伴隨春節期間消費電子產品生產旺季結束,芯片需求將逐步減少,因此未來芯片的供給矛盾將明顯減低。此外,從芯片生產的供給區域看,伴隨疫情逐步改善,芯片生產能力回升將呈現較好態勢。
“目前芯片短缺大環境下,國內高芯片需求的新能源汽車1月同比暴增280%,自主品牌生產同比增長69%,這說明國際傳統汽車產業鏈存在問題,需要改革。而國內六保六穩工作的高瞻遠矚,使自主品牌表現很好。去年四季度以來自主品牌出口歐洲增長超強,這也體現國內保供應鏈穩定的措施效果良好,實現了汽車出口的逆襲。” 崔東樹表示。(余娜)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銅價大幅攀升背后的影響與思考
- 下一篇:最高法: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