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農創達分享膜式堆肥技術案例,獲清華大學李十中教授好評
2021/4/27 20:49:12 來源:中國周刊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環保產業關注的焦點,對于碳排放有極大減排作用的膜式堆肥技術受到業界關注,定位“有機固廢膜式堆肥技術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中農創達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202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單位會員創新技術應用案例分享會”于第22屆環博會期間同期召開,學會副理事長單位中農創達分享《城鄉有機固廢膜式堆肥技術介紹及應用實踐》,受到案例點評專家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的好評。(中農創達市場總監楊述智分享)
今年以來,“碳達峰、碳中和”成為環保產業關注的焦點,對于碳排放有極大減排作用的膜式堆肥技術受到業界關注,定位“有機固廢膜式堆肥技術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中農創達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
國家對環保一直在提標加速,2021年1月份,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廣種養結合、以用促治方式,采用經濟適用的肥料化、能源化處理工藝技術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積極推進污泥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
本次分享會上,中農創達市場總監楊述智分析目前國內有機固廢處理的概況和痛點,并詳細介紹中農創達的解決方案、CAC膜式堆肥技術以及實際應用案例。
(中農創達市場總監楊述智分享)
他提出,現有處理方式存在的問題在于“不環保、投資和運行高成本、無收益或低收益”,而膜式堆肥技術是唯一能同時滿足環保化、無害化、穩定化、減量化、資源化要求的技術,中農創達對該技術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進,研發了多款配套設備,申報10余項專利,成為國內首家能提供原地原位預混發酵技術設備的供應商,可大幅節省人工、場地和提高效率,使得該項技術除了應用于畜禽糞污、有機肥廠、糞污處理中心之外,也適用于污水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園林垃圾處理中心等領域。
據楊述智介紹,我國早期引進膜式堆肥技術是應用于脫水污泥應急工程,該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兩次發酵實現有機廢物的無害化,之后再進行陳化,整體過程用時需要約56天,致使發酵周期和場地極大的限制了處理能力。
而中農創達依托中國農科院環發所技術指導優勢,通過對微生物菌劑和技術工藝上的不斷革新,實現了發酵過程原位發酵、原位處理,極大程度減少人工和場地,省時省力省場地,避免人為操作誤差,同時把發酵時間縮短到15-20天左右。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所李十中教授)
在報告之后的專家點評環節,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所李十中教授高度評價CAC膜式堆肥技術,他表示,CAC膜式堆肥技術是目前國內先進的膜覆蓋好氧堆肥技術,它的環保性能好,適用范圍廣,而且發酵產物質量穩定,同時李教授也對CAC膜式堆肥技術提出了更大的期待,他表示未來可以在發酵過程的傳質傳熱上加大研發力度,將發酵時長縮短到10天左右。
我國主要固廢有機廢棄物年產量達到45.5億噸,有效處理率不足60%,CAC膜式堆肥技術等創新技術的出現,將力促有機固廢資源化利用率的提升,對改善我國土壤環境、人居環境和減少水土氣污染,有著極大助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