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家嘴論壇開幕 金融監管傳遞哪些最新信號
2021/6/11 15: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6月10日在上海開幕,聚焦“全球大變局下的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主題,主要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在主題演講中,圍繞貨幣政策、資本市場、金融開放以及綠色金融等熱點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6月10日在上海開幕,聚焦“全球大變局下的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主題,主要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在主題演講中,圍繞貨幣政策、資本市場、金融開放以及綠色金融等熱點話題,釋放重要信號。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易綱表示,全年CPI平均漲幅預計在2%以下,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要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提醒個人投資者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稱,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松,在發行節奏上,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承受力、流動性環境以及一二級市場的協調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強調,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企業應堅持“匯率風險中性”原則,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出席開幕式,上海市市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龔正,法國經濟、財政與復興部部長Bruno Le Maire也發表了致辭。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碳達峰、碳中和將是未來中國的新主線。
易綱表示,人民銀行積極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助力經濟的綠色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易綱提及了三個方面的重點內容:一是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較早制定了針對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的標準,同時與歐盟有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推動綠色分類標準的趨同。二是推動國內主要商業銀行披露氣候變化相關信息,并研究推廣至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未來,將建立統一的信息披露標準。三是激勵金融部門加大對綠色產業的資金支持,研究直達實體的碳減排支持工具。此外,人民銀行已開展金融機構氣候變化風險壓力測試,并持續監測評估金融機構綠色轉型進展。
在當日的論壇“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全體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透露,央行正在抓緊研究設立直達碳減排領域的碳減排支持工具,通過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應的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3萬億元,同比增長24.6%,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12.3個百分點。
在綠色金融領域,歐洲也有值得中國借鑒的經驗。
Bruno Le Maire稱,法國建立了一套創新性的監管框架,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可持續發展報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標準以及推出政府標簽。法國率先在所有政府開支項目中實行綠色預算,是為數不多實施氣候壓力測試的國家之一。
Bruno Le Maire還認為,中國和歐洲在綠色金融領域推動統一分類體系,這將成為在國際層面提高雙方系統一致性、互動操作性的關鍵工具。
全球大放水下中國維持定力
易綱同時提及了綠色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價格壓力。他指出,貨幣政策要關注結構變化對物價的影響,“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上升、消費傾向下降,因此對通脹產生抑制作用。而綠色轉型會使物價走勢有所上升。”
就近期來看,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但對通脹是否能長期持續下去存在著巨大分歧。
易綱稱,綜合各方面因素判斷,今年我國CPI走勢前低后高,全年的CPI平均漲幅預計在2%以下。當然,外部的疫情形勢、經濟回升、宏觀形勢和宏觀政策等都有不確定性,對來自各方面的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
易綱表示,考慮到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內,在潛在產出水平附近,物價走勢整體可控,貨幣政策要與新發展階段相適應,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而與中國維持政策定力形成反差的是,發達國家超常規舉措的負面效應則需要全世界各國來共同承擔。“通貨膨脹像約定好了一樣,如期而至。而且比美歐所預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于將要持續的時間似乎也不像許多專家預測的那樣短暫。”郭樹清稱。
郭樹清表示,中國在強化宏觀政策應對時,沒有搞“大水漫灌”。一些國家批評中國應對政策力度不夠、對全球經濟恢復的貢獻不足,這顯然是出于偏見或誤解。“如果說最發達國家大量印發的貨幣形成了拉動全球通脹的動力源,那么,中國數億勞動者生產的商品就是穩定全球通脹的千鈞錨。”
下一步,易綱和郭樹清都強調了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郭樹清還強調要嚴密防范影子銀行死灰復燃,并積極應對不良資產反彈,督促銀行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確保能夠更快更多地處置不良資產。
提升直接融資比例
在全球大變局下,中國的金融改革與開放將更進一步,繼續提升直接融資比例、擴大開放則是關鍵點。
“在去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中,債券和股票融資占比已經達到了37%左右,還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債券市場還有很大潛力。”郭樹清表示。
在兩年前的陸家嘴論壇上,科創板正式開板,這也是以直接融資拉動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一步。易會滿在此次論壇表示,推動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這項重大改革平穩落地,從目前的情況看,改革整體效果較好。
具體而言,科創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應初步顯現。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282家,總市值近4.1萬億元。科創板IPO融資3615億元,超過同期A股IPO融資總額的四成。科創板集聚了一批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科創企業,“硬科技”成色逐步顯現。2020年,科創板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9%,明顯高于全市場整體水平。
關鍵在于,科創板試點注冊制作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創業板等存量市場改革提供了借鑒。
針對近期有觀點認為IPO發行有所收緊,易會滿還回應稱,“我們認為,IPO發行既沒有收緊,也沒有放松。當然,在發行節奏上,需要綜合考慮市場承受力、流動性環境以及一二級市場的協調發展,積極創造符合市場預期的新股發行生態。”
加速高水平金融開放
與此同時,近年來,金融開放進一步加速。
潘功勝總結了接下來將在這些領域迎來開放新舉措,例如:擴大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和擬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推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改革,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產業、實業投資等,助推上海成為全球重要的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市場。通過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規模,完善QDII管理機制,在開放地區推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擴大中國居民境外資產配置空間。
“近期,我們也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部分地區,開展外匯管理高水平開放試點,為外匯領域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累經驗。”潘功勝說。
事實上,經過多年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成績斐然,已成為中國金融開放的橋頭堡。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上海已從2007年首次發布時的全球第24位,躍升至現在的第3位。
易綱表示,人民銀行支持上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打造促進雙循環的綠色金融樞紐,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助力上海成為新發展格局下聯通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重要樞紐和橋梁。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陸家嘴論壇透露貨幣政策、金融改革新動向
- 下一篇:市場挑戰加大 工程機械業多方式應對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中糧餐飲美食地圖青島站發布團膳油新品,為行業提供健康用油的定制化解決方案
- 5月13日晚8點京東心動購物季開啟 家電家居以舊換新“補上加補”
- 10萬公里、1947億元、3.5億噸……多領域“硬核”成績單支撐經濟發展穩步向前
- 慧博科技「抖音互動2.0」全新升級!618大促拉新、復購、轉化一鍵閉環,引爆抖音店鋪銷量
- “四好農村路”帶火“鄉村游” “白加黑”多業態融合點亮鄉村旅游新消費
- 值得買消費產業研究院發布《2025年一季度消費數據報告》:提振消費、場景賦能、品質升級
- 中寧枸杞:千年道地瑰寶,一“杞”奔赴未來
- 調味品開啟“鹽值”調控
- 2025長三角應急展會丨CTRLPA肯卓 推動聲防技術替代傳統預警技術
- 從零食品牌到社區生活樞紐,故事良品省錢超市開啟零售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