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首次并網發電
2021/6/25 17:37:1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25日,經生態環境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監督員簽字釋放后,中廣核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負荷開關于12點35分完成同期合閘,首次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具備6月25日,經生態環境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監督員簽字釋放后,中廣核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負荷開關于12點35分完成同期合閘,首次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紅沿河核電5號機組具備了發電能力,距商運目標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并網過程中,5號機組各項設備參數正常,狀態控制良好。后續,5號機組將按計劃執行一系列試驗,進一步驗證機組具備商運條件的各種性能。紅沿河公司表示,將嚴格遵守國家核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要求,認真踐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精心操作,穩步實現商運目標。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紅沿河二期工程的投產年。紅沿河二期工程5、6號機組均采用ACPR1000技術,設計、建設吸取了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配備了非能動應急高位冷卻水源系統等三大非能動系統,實施了二次側臨時補水、移動式應急電源等11項技術改進,具備三代核電主要技術特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
紅沿河核電一期4臺機組已于2016年全面投產建成,作為東北地區第一座核電站及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截至2020年底,紅沿河核電累計上網電量達1572億千瓦時,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為調整東北地區能源結構產生積極作用。
作為大型清潔能源企業,截至2020年底,紅沿河核電累計上網電量等效于減少標煤消耗478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2億噸,綜合溫室氣體減排等效于35.4萬公頃森林吸收量,對大連空氣質量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對落實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 徐靜 中廣核紅沿河公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