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鮮電商 資本熱后需冷靜
2021/6/26 10:10:16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賈 麗當下,生鮮電商無疑是最為擁擠的賽道。前景廣闊卻競爭殘酷,不斷有人進入,也不斷有人離場,還有的為了“續命”在不斷“掙扎”。這個市場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霸主,不高的門賈 麗
當下,生鮮電商無疑是最為擁擠的賽道。前景廣闊卻競爭殘酷,不斷有人進入,也不斷有人離場,還有的為了“續命”在不斷“掙扎”。
這個市場還沒有形成真正的霸主,不高的門檻,給了眾多進入者和跨界者生存和發展的機會,但也在無形中加劇了競爭。各家都在迅速擴張攻城掠地,以搶占先機和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是一個大多時候看天吃飯的市場,疫情背景下,生鮮電商經歷了起起伏伏。
這是一個正在由“風口”成為“刀口”的市場。一邊是不吝補貼吸引流量,一邊是虧損加大。經歷了幾年的內耗,很多生鮮電商甚至已經過上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在激烈的競爭下,各大平臺的擴張還能持續多久?誰又能真正坐穩“生鮮電商第一股”之位?
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資本給予了極大的熱情。疫情背景下,資本對于生鮮電商的關注度變高,僅今年以來生鮮電商領域已發生了十余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超百億元。但這也在無形中推高了估值,泡沫已悄然形成。
目前看,資本雖然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不算盲目,但單項投資額較高,需要冷靜。
隨著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選擇赴美上市,其披露的招股書中,一個個逐漸凸顯的問題如同利刃般戳向生鮮電商領域越來越大的增長“泡沫”——快速燒錢、虧損擴大、尚未跑通盈利渠道。
泡沫還來自對平臺和需求的高估,畢竟生鮮電商近兩年間的發展,與特殊時期的環境及低價補貼的影響有著較大關聯,還未看到電商平臺真正的“實力”。誰可以率先從“盈利難”的泥沼里“跑出來”,仍需拭目以待。
資本應該是助跑器,而不應是唯一助力。對于生鮮電商而言,終究要明白,早期資本帶來的光鮮是短暫的,能否守住陣地取得長足發展,關鍵還是要看自己是否擁有足夠的造血能力,能否靠自身高效運營獲取回報,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當下,生鮮電商只有承認前期探索中的失敗,適當調整戰線,升級效率更高的模式,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