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資5.35億美元,跨國植物肉品牌進軍中國市場
2021/6/27 15:22: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風口之下,又一家植物肉巨頭進入中國市場。6月25日,全球植物基食品行業LIVEKINDLY Collective集團正式以中文名“禮的樂活”登陸中國市場。針對中國市場消費習風口之下,又一家植物肉巨頭進入中國市場。6月25日,全球植物基食品行業LIVEKINDLY Collective集團正式以中文名“禮的樂活”登陸中國市場。針對中國市場消費習慣帶來“哈皮雞”和“咯咭藸”兩個新品牌,生產植物基雞肉和豬肉,并帶來黑三剁炒飯、酸菜蒸餃、拌飯醬等適合中餐場景的植物肉產品。
據悉,該品牌旗下匯聚了德國、南非、瑞典、美國多地的植物基品牌,包括食品領域的知名品牌Oumph!、Fry‘s Family、LikeMeat、No Meat、The Dutch Weed Burger等。目前已在北美、歐洲、非洲等3大洲完成6個品牌的收購,成為世界上三大資金最高、增長最快的植物基食品公司之一。
自2020年3月成立以來,禮的樂活已融資5.35億美元,用于支持全球重點地區和中國市場的推廣。“只有滿足了中國市場的餐飲客戶和消費者,我們才能真正達成‘讓植物基生活成為新常態’的宏大愿景。”禮的樂活首席執行官Kees Kruythoff表示。
發布會上,禮的樂活與全球領先的食品加工設備制造商之一布勒集團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將于年內投資安裝一條新的高產能濕法植物肉生產線,通過先進生產設備和獨特工藝生產植物基雞肉類產品。
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全球植物蛋白市場預計自2019年開始以14%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406億美元。而根據美國好食品研究所(GFI)數據,2018年中國的植物基市場規模接近10億美元,機構預測未來每年將增長20%至25%,植物基食品正在掀起新一波熱潮。
與較早開始植物肉研發和推廣的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算得上是植物性生活方式的先驅。中國人自古有吃豆制品和素肉傳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人均蔬菜消費量約為美國的3倍,類消費量只有美國的一半。
不過,以目前的行業技術水平來看,市場上的植物肉產品基本都以肉糜、肉碎的形式出現,中餐場景也將為這類植物基食品提供更豐富多樣的菜品形式。
近年來,以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為主要原料的植物肉開始成為資本市場的風口,國外知名品牌不斷向中國市場滲透,本土創業品牌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傳統素食食品巨頭也開始轉型研發植物基食品。
除了最早出現在市面上的植物肉漢堡肉餅和炸雞塊之外,蒸餃、擔擔面、麻婆豆腐等中餐常見的肉餡類食品中,也越來越常見到植物肉的身影;以燕麥奶為代表的植物奶產品,也開始在咖啡廳等消費場景中觸及更多消費者。但居高不下但成本和售價,仍然是制約普通消費者擁抱植物肉產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看來,植物基作為一個新行業,經歷了近兩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諸多問題仍然有待行業調整完善。后期,植物基相關企業如果能更好地和上下游緊密合作,從原料等根本上解決植物基產品的規模化,就能解決價格問題,迎來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和更好的發展前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