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乾安,看鹽堿地如何被煉成“肥田”
2021/7/23 14:04: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新網松原7月23日電 (左雨晴)近日,“保衛黑土地 筑牢大糧倉”采訪團走進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大遐畜牧場。放眼望去,田野上的玉米茁壯挺拔,長勢喜人。眼前的景色讓人很難相信,中新網松原7月23日電 (左雨晴)近日,“保衛黑土地 筑牢大糧倉”采訪團走進吉林省松原市乾安縣大遐畜牧場。放眼望去,田野上的玉米茁壯挺拔,長勢喜人。眼前的景色讓人很難相信,這里曾經是一片鹽堿地。
“6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軍馬場,隨著軍馬淘汰出部隊的戰斗序列,空出的馬場逐漸轉向了農業。”乾安縣大遐畜牧場黨委書記劉子良介紹說。
2019年,利用土地國有便于集約的體制優勢,當地在遐字分場通過返租土地、職工以土地入股方式,共計集約土地20550畝,遐字分場304戶職工全部入司,并一次性簽訂10年期合同。
“這里的土壤屬于鹽堿地,傳統的耕作方式很難達到效果。”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院劉慧濤表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為技術支撐單位進駐到牧場內,根據這里的特定環境,運用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翻埋還田、淺埋滴灌等農業高產高效技術,使耕地薄田變肥田,低產田變高產田。
如今的大遐畜牧場,成為了吉林省體量最大的農墾企業。從2019年開始,這里的耕種面積從1.5萬畝發展到7萬畝,畝產量從400余公斤發展到了800公斤。不僅如此,大遐畜牧場還在規模化經營的基礎上擴大耕種模式。現在,這里包含黑果花楸1050畝、中草藥1500畝、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65000畝。
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不僅帶來了豐收,也讓參股職工的腰包鼓了起來。
“2020年,我們基地在局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喜獲豐收,畝產最高達到1000公斤,創本地玉米單產新高,平均產量比周邊農民常規種植模式增產30%以上。參股職工除獲得每畝400元保底收益外,多分紅利70多元,每公頃土地實收7000元以上。”劉子良說,“去年有一對30歲出頭的小夫妻,總共分到了12萬余元。”(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