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穩固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1/8/13 10:25:16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不松勁。一方面,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有效滿足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今年以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不松勁。一方面,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有效滿足企業信貸融資需求,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持續優化信貸結構,精準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同時,以改革的手段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優化存款利率監管,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
第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5.5%,較第一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支持,企業活力增強,盈利明顯改善。PMI近一年來均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反映出經濟延續擴張步伐。
8月11日,人民銀行發布7月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廣義貨幣(M2)、社融、企業中長期貸款等指標處于合理水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依舊穩固,精準有效。
從總量來看,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7月末M2余額230.22萬億元,同比增長8.3%;7月末社融存量為302.4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7月社融增量1.06萬億元。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從利率來看,貨幣市場利率總體平穩。7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08%,比上月低0.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8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08%,比上月低0.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17個百分點,反映流動性整體合理充裕。
從結構來看,貨幣信貸有力支持實體經濟。7月末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的61.3%,同比高1個百分點。表外融資繼續壓降,7月末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及占比均有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7月份社融以及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均有同比少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融資需求有所減弱。實際上,這與7月份部分地區極端天氣以及疫情因素干擾企業生產計劃和融資安排有關。多數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國內經濟依舊處于恢復階段,企業經營狀況穩步好轉,現階段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保持在合理狀態。隨著下半年專項債發行提速,基建投資發力,將支撐社融和企業信貸需求合理增長。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尤其是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連續上漲抬升企業成本,一些中小微企業困難較大。下一階段,依舊要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支持經濟穩定恢復。
“適宜”體現在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穩字當頭。隨著國內經濟穩步恢復,我們要堅持實施正常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進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審時度勢,把握好政策節奏和力度,有力支持實體經濟。
“適宜”體現在金融資源能夠充分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并流向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這需要金融監管部門綜合發力,繼續落實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用好考核“指揮棒”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制造業、綠色發展等領域的精準支持。持續深化改革,讓企業融資更便利,并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適宜”還體現在守住風險底線,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范風險的關系。金融穩定是服務好實體經濟的前提條件。未來要繼續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構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長效機制。支持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強化公司治理能力,夯實銀行防風險根基。
總體來看,當前金融穩健發力,為實體經濟提供了精準、穩定、可持續的支持。在上半年經濟金融穩中向好的基礎上,隨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紓困助企措施繼續落實,下半年金融穩健運行、經濟高質量發展可以說有底氣、有信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集聚發展新動能
- 下一篇:護好黑土地 捧好“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