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塞罕壩精神 奮力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承德考察引發干部群眾熱烈反響
2021/8/26 21:23: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總書記的到來讓河北廣大干部群眾備感振奮,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記囑托,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擰成一股繩,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考察時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弘揚塞罕壩精神,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總書記的到來讓河北廣大干部群眾備感振奮,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記囑托,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擰成一股繩,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考察第一站,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塞罕壩機械林場。建場近60年來,這里成功營造起百萬畝人工林海,創造了世界生態文明建設史上的典型。在塞罕壩,一共有9座用來防火瞭望和資源管護的小樓房,稱為望海樓。總書記登上望海樓,親切看望駐守這里13年的護林員劉軍、王娟夫婦。
1962年,為抵御黃沙侵襲,我國建立塞罕壩機械林場。當時,360多名平均年齡不到24歲的建設者從全國18個省份集結上壩。今年77歲的陳彥嫻老人就是塞罕壩第一代務林人。
從“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變為蒼翠連綿的百萬畝林海,一代代塞罕壩人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十四五”期間,塞罕壩將聚焦提高森林質量、增強碳匯能力等目標接續奮斗。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此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承德市雙灤區大貴口村。他走進村山谷市集,了解特色農產品市場銷路、品牌打造等情況。
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旅游業,打造農業溫室大棚,致富門路不斷拓寬。村民霍金一家依靠大棚經營、在外務工,上半年收入超過10萬元。他高興地和總書記報告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十四五”期間,河北將立足特色資源發展優勢產業,進一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承德市濱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人口1100多人。在這里,總書記察看信息化平臺、適老化改造等項目,他指出,滿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讓老年人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責任。
堅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始終高度重視。從承德避暑山莊到承德博物館,考察期間一路走來,他念茲在茲。
邁上新征程,河北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繼續傳承發揚好塞罕壩精神,努力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鍥而不舍走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文章來源: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