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旅游賦能全面小康 系列利好政策蓄勢待發
2021/9/1 11:09:12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文化和旅游帶動作用重大。立足新發展階段,促進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為重要發力點。在日前國新辦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相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文化和旅游帶動作用重大。立足新發展階段,促進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成為重要發力點。在日前國新辦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相關負責人圍繞文化旅游賦能全面小康釋放了多個政策利好。
旅游已經成為小康社會的剛需和標配。特別是旅游業綜合帶動性強,“一業興、百業旺”,它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助力,也是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
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將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完善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繁榮國內旅游、入出境旅游市場,推進旅游為民、發揮旅游帶動作用。
其中,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下一步,將以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優選鄉村民宿、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等為抓手,實施“鄉村旅游餐飲提升計劃”“鄉村旅游藝術提升計劃”,推動鄉村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讓鄉村旅游托起百姓富裕富足的金飯碗、塑造鄉村宜居宜業的新形象。
“旅游業已經發展成為廣受百姓青睞、最有群眾基礎的朝陽產業和幸福產業。”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司長單鋼新指出,將深入發展大眾旅游、智慧旅游,強化旅游為民、旅游帶動,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深入推進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和街區,以豐富優質的產品供給順應大眾旅游時代的發展需要。
單鋼新還表示,將著力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這些信息技術在旅游領域的應用普及,創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模式,進一步提升智慧旅游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旅游業的數字化改造和轉型升級,用科技創新來提升旅游品質,豐富旅游體驗,不斷提高游客滿意度,讓智慧旅游為小康生活添光增彩。
“全面小康不僅是物質上的小康,也是文化上的小康,要增強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需要實實在在的投入,需要重點項目的示范和引領。”文化和旅游部財務司司長馬秦臨介紹,隨著“十四五”嶄新開局,2021年中央財政投入34億元,繼續支持實施好文化惠民項目。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介紹,面向“十四五”,為把握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時代跨越的重要窗口期,文旅部策劃了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項目和公共文化云建設項目,目前已經在中央財政立項。這兩個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全面推動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務的智慧化升級,將對推進“十四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胡和平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努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轉自:經濟參考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