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網評:設立北交所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又一力作
2021/9/4 23:19:49 來源:海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宣布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原標題:海外網評:設立北交所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又一力作
上海證券交易所。圖源:視覺中國。
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宣布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一舉措是中國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將有力推動中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第一,資本市場覆蓋面更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功能更強。自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啟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以來,上海證券交易所立足于主板,重點服務各行業、各地區的龍頭企業和大型骨干企業,2019年科創板正式開板,支持高科技企業發展壯大;深圳證券交易所立足于中小板,后開啟創業板,服務中型企業和初創型企業。然而,無論上交所還是深交所,上市門檻較高,30年來能夠從資本市場得到資金支持的企業不足全國企業的1%,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不夠強。當前,中國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需要不斷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培育壯大創新發展新動力。設立北交所將推動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的新三板交易平臺上升為規范、標準化的證券交易所,無疑是對中國資本市場結構的一次重大調整,與中國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高度契合,將大幅增加中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擴大資本市場的融資范圍,成為促進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加速器”。
第二,資本市場布局更合理,引入競爭提高證券交易所的效率。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區域發展差距仍然較大,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區域金融發展不平衡、金融支持力度存在差異。比如,長三角、珠三角擁有上交所和深交所,金融資源聚集能力較強,大量本地企業上市融資,收獲了顯著的金融加速器、放大器效應。設立北交所有利于扭轉區域金融發展不平衡局面,讓中國資本市場空間布局更加科學合理。與此同時,北京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上市資源的壟斷格局,促進交易所間的競爭。創新型中小企業可以在多個交易所之間進行選擇,從而推動各交易所廣泛運用金融科技、進行制度創新、提高服務水平,提高企業融資效率。
第三,強化制度創新,打造金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均突破20萬家。如何拓寬資本市場融資渠道,促進這些企業健康發展,是中國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根據國際經驗,創新的源泉在于研發,而研發投入需要大規模、長期資金投入,還有研發失敗、技術不確定性風險。風險投資、資本市場是支持創新的最佳融資渠道,資金規模小、期限短、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商業銀行絕不是主要的資金供應者。設立北交所,抓住了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難題的牛鼻子。北交所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一開始就具有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基因。新三板設立以來為非上市科技企業注入了大量市場化資金,培育出一批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小巨人”,這為把北交所打造成為金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打下了堅實的企業基礎、市場基礎和制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要將北交所打造成為金融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關鍵在于大膽創新和深化制度改革,核心問題是在較短時間內大幅度擴大市場規模,增加上市企業數量并成功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需要在上市標準、市場定價、交易平臺、信息披露、投資者權益保護、風險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實現差異化發展。
(涂永紅,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財政金融學院教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