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成全球跨境電商交易主戰場
2021/9/26 17: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廣東,一批跨境電商貨物僅用10分鐘,便完成了從申報到放行的審核流程,業務創新接連不斷;在山東,一個個跨境電商服務中心項目落地,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在浙江,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在廣東,一批跨境電商貨物僅用10分鐘,便完成了從申報到放行的審核流程,業務創新接連不斷;在山東,一個個跨境電商服務中心項目落地,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在浙江,跨境電商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又一家公司踏上首次公開募股上市之路……近年來,圍繞跨境電商,各地新動作、新成果不斷,成為外貿領域當之無愧的焦點。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1.69萬億元,增長31.1%,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B2C跨境電商交易市場。市場主體的積極探索,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疫情的影響,讓跨境電商的發展被長期看好,未來全球更多藍海市場還有待開拓。
優勢行業在出口領域飛速增長
廣東一家原本以線下出口為主的企業,去年3月受疫情影響,開始入駐跨境電商平臺做起跨境零售。沒有想到,在“宅經濟”的浪潮中,品牌發掘到了跨境零售電商的“第一桶金”。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雙11”期間企業訂單增長100%,其中德國市場增長500%。
據介紹,這家品牌產品品質優良,售價卻只有國際一線品牌的10%—15%,這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獲得很高的性價比優勢。
從防疫物資到小家電、電子產品等,去年疫情以來,跨境電商平臺上銷售的出口產品爆款不斷,也讓跨境電商的獨特魅力越發凸顯。
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69萬億元,增長31.1%,遠高于同期1.9%的全國外貿增速。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進口0.57萬億元,增長16.5%。作為新興貿易業態,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飛速發展,也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跨境電商的發展,在許多平臺企業中體現明顯。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該平臺上家電、家居產品銷售均有超過50%的增長,其中3C、消費電子、智能家居用品等表現尤其突出。
全球速賣通總經理王明強認為,一方面,疫情讓全球消費呈現明顯的“線下轉線上”趨勢,各國的電商滲透率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內都有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海外制造業受到疫情沖擊,中國制造業成為全球消費市場的重要支柱。過去的一年,“中國制造”占據優勢的行業幾乎都在跨境出口領域取得了飛速增長。
將時間線稍微拉長來看,中國跨境電商規模5年增長近10倍。快速的發展讓中國跨境電商在全球逐漸占據重要地位。
全球化智庫近日發布的《B2C跨境電商平臺“出海”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和美國目前是全球跨境電商的主要平臺方所在國,也是全球跨境電商交易的主要市場。以B2C(企業到消費者)交易模式為例,據全球跨境電商主要支付機構Paypal統計,全球約有26%的B2C跨境電商交易發生在中國大陸,美國以21%、英國以14%、德國以10%和日本以5%的占比分別排名第二到第五名。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統計,2018年中國已是全球B2C跨境電商出口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位列第二,兩國合計占據全球B2C跨境電商銷售總額的45.8%。
海外年輕客群成主力軍
跨境電商做的是跨國生意。雖然各國發展存在差異,但從全球視野來看,需求側仍存在一些趨勢性特征。
買家是誰?全球速賣通數據顯示,在該平臺的1.5億海外買家中,年齡在18—35歲的人群已經成為主力軍。2010年,該年齡段的海外買家占比僅為7.22%;2019年,這個比率已經突破50%。可見,年輕用戶逐步占據市場并成了平臺上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核心用戶。這種態勢與全球年輕一代在網絡購物,尤其是跨境電商購物方面愈發活躍的現象也有一致性。大多數網民跨境購買的產品有較高的附加值,從中國出口到全球的跨境零售產品也基本遵循類似的原則。
從暢銷品變化趨勢來看,新興品類不斷涌現。各國消費者需求持續變化,企業可以更精準地滿足不同國家、不同類型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拓展新的市場。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認為,近年來,跨境電商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一方面得益于伴隨互聯網成長的“Z世代”消費群體逐步成為全球消費的新生力量,線上消費成為互聯網原住民的主流消費方式;另一方面,線上推廣也已成為進出口企業不可或缺的營銷手段。這都給跨境電商帶來機會,使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中小企業借跨境電商出海
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的背后,是眾多中小企業紛紛“出海”的探索。在傳統外貿中,商品要由制造商到達國外消費者手中,一般需要經過貿易商、海外采購商、各級分銷商、海外零售商等多重環節。通過跨境零售電商出口,制造商與消費者之間只有出口企業一個環節,大大縮減了中間環節,也使中間利潤轉移到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兩端。
但是,許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經濟、人才、技術等方面的限制,中小企業在“出海”途中,往往遭遇開店難、運營難以及物流難等痛點,時間、人力和運營成本較高,屬于重資產投入。而從發展海外倉到倉儲、揀貨打包、派送、收款、客服與退貨處理的一條龍流程處理等,跨境電商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輕松觸達海外用戶的渠道。
此外,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和消費者直接接觸,快速改進產品和服務及差異化產品的研發和設計,也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一些借助自有工廠的彈性供應鏈,走差異化路線,快速打造風格獨特的爆品,疫情期間銷量逆勢增長。“在數字基建的幫助下,可以快速洞察市場變化,響應市場需求能力更強。”業內人士表示。
李鳴濤認為,無論面向最終消費者的跨境零售還是面向采購商的B2B跨境電商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未來伴隨全球物流、支付、貿易便利化條件的持續改善及全球數字化進程的加速,跨境電子商務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期。
近年來,中國陸續出臺一系列跨境電商領域的支持性政策,規范和引導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方向。“持續性的支持政策出臺,為中國跨境電商行業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政策環境預期,對于行業發展信心的提升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李鳴濤說。
在業內看來,跨境電商零售仍是增量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廣闊。王明強認為,除了西歐、俄羅斯等重點國家市場之外,全球還有很多國家市場是跨境電商的藍海。(李婕)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