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交所平穩開市 資本市場改革推向縱深
2021/11/16 11:50:1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又邁出重要一步。11月15日上午,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揭牌暨開市儀式正式舉行,首批81家上市公司亮相,開市首日總體運行平穩。北交所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向縱深推進又邁出重要一步。11月15日上午,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揭牌暨開市儀式正式舉行,首批81家上市公司亮相,開市首日總體運行平穩。北交所表示,將緊緊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個宏偉目標,積極探索建立適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服務體系,并在“更加包容”“更加精準”“更加創新”“更具活力”四個方面持續努力。
全力以赴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徐明在致辭中表示,北交所的生命力在于特色,形成特色的關鍵,是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框架下,準確把握市場定位,不斷提升市場與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契合度和適配性。
徐明表示,北交所將緊緊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個宏偉目標,積極探索建立適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服務體系,并在四個方面持續努力:一是更加包容。讓創新型中小企業來得更便捷、更順暢,擴大服務覆蓋面。二是更加精準。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在融資、人才引進、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優化針對性制度安排,提升企業獲得感。三是更加創新。在遵循交易所建設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融資方式、交易產品和工具創新,便利投融資對接。四是更具活力。匯聚各方政策、拓寬市場范圍、挖掘市場深度、引入多元資金、培育特色中介、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更好更快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為投資者及市場各方創造出積極向上的市場文化。
北交所表示,將堅守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探索、勇于創新,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全力以赴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恒生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表示,北交所的成立體現了中國發展在岸資本市場方面的努力,特別是針對于多樣化和具有創新性的小型科技企業的融資方面。此次新證券交易所設在北京,將得到有力且迅速的政策支持和反饋。正因如此,北交所更適合幫助小型科技公司融資,將在連接機構投資者和科技公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首批81家公司“首秀”亮眼
北交所首批上市交易的81只股票中,10只為新股,71只為精選層平移股票。Wind數據顯示,截至15日收盤,N同心、N大地、N志晟、N晶賽、N恒合等10只新股漲幅均超過100%,多只新股盤中觸發臨停。根據交易規則,71只精選層平移股票將繼續實施30%漲跌幅限制,新股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但盤中股票價格較當日開盤價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的,股票盤中臨時停牌10分鐘。
據了解,首批上市的81家公司大部分屬于行業細分領域的排頭兵,涵蓋25個國民經濟大類行業,其中17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占比87%。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北交所定位主要是針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為我國經濟轉型和科技發展助力。首批上市的公司主要來自信息技術、醫藥、機械設備等行業,多數都是細分行業的龍頭股,部分企業在同行中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業績較為穩健,又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同時,這些公司代表了經濟轉型的方向,有不少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楊德龍認為,北交所開市交易,對主板、科創板和創業板的資金分流作用并不大。北交所首批上市的公司總市值大概3000億元左右,而融資量并不大,多數屬于小盤股。同時,北交所開市交易之后預計也不會出現大面積擴容,而是有序地吸引一些具有科創屬性的企業加入,因此對于二級市場并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此外,由于首批上市的公司規模還比較小,參與北交所投資的投資者數量也相對有限。
楊德龍表示,北交所將投資者的門檻設定為50萬元,和新三板相比大幅下降,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北交所交易要謹慎,因為這些公司整體來看屬于成長期的企業,投資風險較大,未來的成長預期較高。“整體來看,北交所開市交易是資本市場的大事,也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里程碑事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