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游市場高頻反彈 多家企業味精價格上揚
2021/12/14 14:10: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味精價格呈現“V”字形走勢,上半年大跌,下半年急速大漲,11月報價每噸突破萬元大關,創十年新高。今年三、四季度,味精行業在成本及供應不足雙重刺激下,季度調漲高達1今年以來,味精價格呈現“V”字形走勢,上半年大跌,下半年急速大漲,11月報價每噸突破萬元大關,創十年新高。今年三、四季度,味精行業在成本及供應不足雙重刺激下,季度調漲高達10次,累積漲幅高達每噸2500元,調漲幅度及頻次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5年,味精行業產量整體維持一個較高基數,預計年均在230萬噸以上。味精價格創新高,調味品行業“漲價潮”或將持續。
需求量保持穩定正增長
味精行業現狀及前景如何?從生產端來看,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味精生產國,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5%,生產的味精出口全球,出口比例超過20%。數據顯示,2014年—2020年,中國味精行業產量相對穩定,保持在年200萬噸以上。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5年,味精行業產量整體維持一個較高基數,預計年均在230萬噸以上。
從消費端來看,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味精消費國,消費量約占全球總量的70%。大宗商品分析機構卓創資訊預計,未來5年味精需求量將會持續增加,年均增長率為1.4%。可以看出,味精行業現階段產量和需求量都保持相對低速增長,但仍然處于穩定正增長趨勢。
業內人士表示,調味品作為必需品,具有明顯的市場需求,而且具有較強的抗周期性,即使是在經濟、消費下行時,依然具有穩定性。
雖然隨著健康理念興起,家庭消費味精逐年下滑,但是在隱性消費方面,味精市場十分活躍。
首先,是餐飲行業需求。味精對于餐飲行業來說,是餐廳后廚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隨著餐飲行業和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調味品需求量持續增長,其中就包括味精。根據中國信息產業網數據,餐飲渠道的人均調味品消耗是家庭烹飪的1.6倍,也就是說,從市場消費占比來看,餐飲業味精消費量遠遠高于家庭消費。隨著未來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外出就餐和食用外賣的頻率還會上升,必然會拉動調味品需求持續增加。
其次,是工業食品加工需求。味精在工業食品加工中被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使用,比如,醬油、雞精中就加有味精,方便面、肉制品、火腿腸等很多食品中也都含有味精。卓創資訊分析師陳瑩瑩表示,味精在工業食品加工消費量占味精總消費量的70%。
從味精消費結構可見,工業食品加工需求和餐飲行業調味兩大需求,占據味精消費絕對地位,且依然保持相對穩定增長。
企業業績出現分化
11月以來,味精價格每噸上漲超過千元,陳瑩瑩表示,11月中下旬,2021年大包裝味精(40目)年均價達到8870.8元/噸,同比上漲25.1%。其中11月30日,(40目)大包裝味精主流成交價格達到11300—11400元/噸,同比增加45.5%,“這個價格創下了近十年來的新高。”
短期供應量不足是導致味精價格上漲的主因。陳瑩瑩分析稱,自今年三季度末起,味精價格漲勢較快,主要是因為各項化工輔料、動力能源價格的漲幅遠超往年,主原料玉米也高位運行,再加上味精主產區受政策影響,短期供應不足,下游又處常規消化旺季,供弱需強,上游就向下游轉嫁成本壓力。
味精市場供應量不足情況或將持續。“下半年以來味精價格大漲,還有一個原因是供應量偏少。今秋的‘金九銀十’,行業下游常規‘剛需’出現味精市場繼續高頻反彈。尤其在11月上旬,主產區開工不足,加上柴油上漲、物運成本增加、運力緊張、上下游庫存儲備不高以及上游味精企業有意識限量接單,在這些因素影響下,未來味精市場價格或將繼續保持高位上行。而未來五年,味精需求量仍將持續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1.4%。”陳瑩瑩表示。
行業上游頭部味精企業率先提價。梅花生物公開表示,11月份味精較三季度均價上漲了20%左右,預計會對四季度業績產生積極影響。蓮花健康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因上游原材料、能源價格及物流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根據市場行情,公司針對不同產品采取了不同的提價幅度及定價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賣1噸味精,上游味精企業能較往年多賺300元。“以當前價位11300元/噸計算,不考慮副產品對沖等因素的情況下,賣1噸味精,上游味精企業盈利空間在500元左右,同比去年增加300元。”陳瑩瑩說。
雖然味精企業陸續調價,但業績卻出現了分化。味精龍頭阜豐集團中期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收和毛利分別上漲16.6%和20.2%。該集團表示,營收增加是主要產品價格所致,雖然期內主要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集團仍能將部分成本壓力以加價方式轉嫁給下游客戶,從而保持盈利能力。
而另一味精巨頭蓮花健康三季報則顯示,今年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61.63%;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29.86%,其中,味精等氨基酸調味品收入同比增長18.04%,但雞精等復合調味品收入卻下滑9.83%。蓮花健康解釋稱,三季度原材料采購價格上漲幅度大于產品銷售價格上漲幅度,影響到毛利率下降。
菱花集團呼和浩特味精廠的相關工作人員坦言,按照當前的味精價格,企業剛剛開始盈利,此前一直在虧損。今年9月,企業每賣一噸味精虧損超過700元。味精價格上漲能夠緩解生產端的成本壓力,頭部企業提價隨之帶動了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提價,味精價格上漲的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
調味品“漲價潮”或進一步延續
上游味精企業將成本壓力以加價方式轉嫁出去后,下游企業的利潤將面臨“縮水”。一位山東地區食品廠采購商坦言,雖然原材料采購成本增加,但受市場相關規則的影響,終端產品的價格不能做同比例的調整,下游企業的虧損日益增加。
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加加食品等終端產品價格已經在味精價格上漲至新高點前公開“漲了一輪”。這也就意味著,若上述企業按照當前的味精價格采購原材料,剛剛靠提價緩解的成本壓力或將再度加重。味精價格的上漲或令當前調味品市場的“漲價潮”進一步延續。涪陵榨菜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若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也不排除相關產品再次提價的可能。
“隨著味精價格創近幾年新高,下游有明顯的觀望情緒,流通商戶多暫停追高,大型工業用戶也選擇剛需補單。因各項成本增加,中小型食品工業企業開工不足,消化能力不強。”陳瑩瑩說,味精目前在食品工業特別是調味品方面有一定的添加比例,隨著今年味精價格漲幅較高,下游調味品行業也不得不通過產品提價的方式向終端轉移成本壓力。(高嬌娣 綜合整理)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