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就線下培訓收費標準征求意見 一節課最高或不超50元
2021/12/21 12:09:17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明確各地要在2021年底前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政府指導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明確各地要在2021年底前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政府指導價管理政策。近日,多地陸續發布了線下課外培訓收費的征求意見稿或收費標準。
10人小班收費不超50元
近日,長沙市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正式公布了長沙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收費標準。根據政策,10人以下培訓班的基準收費標準分別為50元、46元;10至35人培訓班的基準收費標準分別為45元、42元;35人以上培訓班的基準收費標準分別為30元、27元。政策要求,課時收費標準上浮浮動最高不得超過10%。新標準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試行期2年。
海南省多部門聯合起草了《征求意見稿》,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班型分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種類型,以線下課時時長45分鐘為標準,基準價分別為25元/課時人次、7元/課時人次、5元/課時人次,上浮不超過10%,下浮不限,實際時長不一樣的,按本標準進行比例折算。
青島市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和建議。課程時長為45分鐘,每人每課時的收費標準為:10人以下培訓班基礎價格為45元,10-35人收費標準為36元,35人以上為27元,上述收費上浮不得超過10%。
雖然部分收費標準仍處在征求意見階段,但可以看到,各地收費標準差距不大,10人以內小班每人費用最高不超50元/課時。
對于新的收費標準,海南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制定海南省學科類培訓機構政府指導價,有利于遏制培訓機構過度逐利行為,促進其公益屬性的回歸;有利于降低過高的校外培訓收費標準,切實減輕學生家庭教育支出經濟負擔;有利于增強校外培訓收費透明度,更好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關于基準價制定過程,該負責人介紹,2021年8月,海南省發改委對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收費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10月,按照國家部委明確的校外培訓機構成本組成,對16個市縣(含洋浦)244家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成本調查。統籌考慮海南省部分市縣經濟發展水平、學生家庭收入和可承受能力等因素,初步形成了海南省學科類校外培訓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
長沙市發改委方面則表示,在政策出臺前,發改委會同市教育局經過深入調研,召開了18家校外培訓機構及區縣發改、教育部門參加的征求意見會,并綜合各方意見,參照省內外的收費標準,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學生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在成本測算的基礎上,出臺了長沙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收費標準。
多機構K9階段學科類培訓或將“急剎車”
隨著各地收費標準征求意見稿的陸續出臺,眾多機構的K9階段學科類教學培訓或將正式終止。
11月,新東方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于2021年底前全國所有學習中心不再向幼兒園至九年級學生提供學科相關培訓服務(K9學科類培訓服務)。
隨后,俞敏洪表示,新東方未來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自己將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支持鄉村振興事業。
而原本計劃通過將所有學科類培訓打包成立一家非營利性公司的學而思近期則被傳出了未獲審批的消息。
“前陣子學而思開始了素養課的招生,老師們說學科類一定會有,要等一等�!庇屑议L對《大眾證券報》記者表示,“但是最近消息太多了,學科類培訓到現在都沒出來。雖然老師們一直在強調讓大家以官方發布為準,但也透露了如果不做K9,將會繼續用其他方式為大家提供學習幫助的消息�!�
對于多地政府出臺指導定價標準,有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指導定價不是越低越好”。政府指導定價要讓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機構能生存下去規范經營,而不是無法生存。如果政府指導價偏低或過低,師資質量難以保障。
有教育界人士表示“雙減”應該是“減輕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學業”,不是讓孩子們學得少一點、簡單點,而是讓孩子們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得更多、學得更快、學得更好。
“賺不到錢哪能保證教學質量?”有家長對本報記者表示,“想擇校的只能自己去找老師拼了。”
北京教委推出個性化輔導方案
12月8日,北京市中學教師開放型在線輔導計劃線上啟動會舉行。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線輔導計劃并不是“在線補課”,而是與校內供給相配合的公共資源,將為學生提供學科精細化、個性化的特色分類輔導。
計劃實施所需經費由市級資金保障,學生無需付費。輔導學科包括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9門,輔導時間為校歷規定的每個學期周一到周五的18時至21時,原則上不含節假日和寒暑假。
該負責人表示,在“雙減”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80%至90%的學習問題都可以在校內解決,在線輔導計劃不是組織學生在上線開展簡單的重復學習,而是與校內供給相配合的公共資源,意在為初中生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特色分類輔導,細化到學科內部和教師的教學專長。“學校要繼續做好課后服務、校內答疑等工作,鼓勵學生在完成基礎學習后,深入思考自身特長,自愿參與線上輔導�!� (記者朱蓉)
轉自:大眾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