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僑城集團:以教育守望成長,筑夢鄉村未來
2022/1/7 16:41:10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華僑城集團組織旗下企業高質量推進定點幫扶工作,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堅持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創新美育幫扶,補充師資及資源短板,開展美術、舞蹈、音樂等美育教育活動,支持幫扶地區青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在他們的心田種下文化藝術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不竭的動力。近年來,華僑城集團組織旗下企業高質量推進定點幫扶工作,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堅持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創新美育幫扶,補充師資及資源短板,開展美術、舞蹈、音樂等美育教育活動,支持幫扶地區青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在他們的心田種下文化藝術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不竭的動力。于是,大山里建起美術館,田野間唱響流行樂,演繹民族歌謠的天籟童音在城市上空響起,描繪山川河流的精美畫作在大大小小的展覽館亮相……在文旅央企華僑城集團的推動下,一幅幅以美育助推鄉村振興的畫卷徐徐鋪開……
以美育幫扶為鄉村振興鑄魂,華僑城立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起點,制定實施《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定點幫扶工作要點》,以創新美育幫扶為抓手,種下鄉村發展“常青樹”,讓美的夢想在大山里、村落間拔節生長。
以美育人潤無聲。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對美的感知、欣賞和需求是全人類的共性。春旸成長美術館正是華僑城以美術為紐帶、推動美育進鄉村的用心用情之作。春旸成長美術館在2020年6月開放,為孩子們提供專業的繪畫材料及課程,在線上線下開展多次繪畫培訓。當被問及聯合康佳集團向貴州省三穗縣寨頭小學捐建春旸成長美術館的初心,藝術家張春旸說道:“我最大的驅動力就是通過美育活動打開孩子們幼小的心扉。”同時,華僑城北方集團著力于校內師資力量的培育,贊助6名幫扶地區教師前往中央美院參觀,進行短期學習,帶動地方美術教學水平提高,進而實現地方美育長足發展。
由深圳市華基金生態環保基金會(簡稱“華基金”)和華僑城華南集團共同發起的“中國自然教室計劃”,在華僑城物商集團、北方集團、深西集團\酒店集團支持下,現已相繼在貴州三穗縣彩虹社區、內蒙古科右中旗五角楓保護區、貴州天柱縣水洞小學、貴州天柱縣聯山街道落成使用,為推進鄉村振興教育幫扶提供更多可能。
依托自然教室,華基金2021年10月在三穗縣和天柱縣舉辦了為期五天的“為愛黔行”繪畫工作坊活動,一方面通過捐贈自然繪畫本、指導孩子創作自然筆記,幫助他們觀察和了解大自然,用畫筆記錄家鄉的美好;另一方面通過開展一系列師資培訓,把兒童心理觀察、療愈的基本原理和教學理念傳遞給當地教師,為鄉村美育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和積蓄力量。
從2008年到2021年,華僑城“小紅花”青年志愿團隊持續探索教育幫扶模式,逐步加大美育比重,累計為數以萬計的山區學生送去溫暖知識和關愛。對于愛心支教活動,天柱縣第七小學的老師評價道:“一群熱情洋溢的志愿者老師讓學生體驗到了不一樣的課堂,幫助他們認識到世界的五彩繽紛,進而熱愛生活,學會感恩。”
音樂是語言,是詩歌,是傾注靈感的方式。和美術、舞蹈一樣,音樂也是開啟童心之門的一把鑰匙。《中國扶貧》雜志曾專題報道華僑城北方集團聯合深圳市流行音樂協會向三穗縣寨頭小學捐建的國內首個“中國鄉村小學音樂教室”項目。項目負責人表示,音樂教室創想聲樂美育幫扶新模式,設置全景表演舞臺、現代樂器、階梯座位等設施設備,增強了音樂教育的專業性、實踐性與趣味性,為苗嶺學子帶來了全新的聲樂美育體驗,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
在美育幫扶等創新舉措的推動下,華僑城已超額完成2021年度定點幫扶指標任務,幫助三穗縣、天柱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逐步顯現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農村面貌。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在鄉村振興中,教育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作用,以振興鄉村教育賦能鄉村振興,是教育的職責和使命。在美育之外,華僑城還創新實施一系列教育幫扶舉措,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泉活水,讓鄉村教師有奔頭、鄉村學子有盼頭。自2003年定點幫扶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以來,華僑城援建校舍10余所,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7000余名,較大改善了當地文化教育等民生問題,“兩不愁三保障”得到根本性解決。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華僑城集團的教育幫扶猶如一束暖陽,既讓鄉村教育成為鄉村振興的“金鑰匙”,也為幫扶地區莘莘學子的成長之路持續增溫,推動新時代新農村迸發蓬勃生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