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主導下的鎳資源重構影響深遠
2022/1/21 15:10: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碳排放、碳中和,對于全球未來各主要經濟體的產業戰略布局,能源結構轉化均會帶來長遠影響,甚至顛覆性重構相關資源的定價變化,長期利多有色金屬需求增長。 從政策支持來看,未來的碳排放、碳中和,對于全球未來各主要經濟體的產業戰略布局,能源結構轉化均會帶來長遠影響,甚至顛覆性重構相關資源的定價變化,長期利多有色金屬需求增長。
從政策支持來看,未來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會進一步向有利于碳減排、有利于清潔能源發展方向。我國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2021年11月,美國通過的1.2萬億美元基建計劃分5年實施,其中,150億美元將著重投資于新能源領域的公共基礎設施,如加速公共交通工具的電氣化過程,鋪設更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網絡等。
由建設充電樁間接驅動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更為顯著擴大有色金屬需求空間。與銅、鋁相比,10萬噸量級增量對鎳的邊際需求提振效果相對更為顯著。在鎳需求占比中,2020年,電池需求約為6%,而2030年,業內預計電池需求將占到30%。
我國鎳生產已經逐漸向外轉移,新的不銹鋼產業鏈以及電池產業鏈都主要在海外布局,行業發展已經走在政策變化之前。雖然有機構認為鎳是僅次于鋁的碳排放有色金屬品種,但現狀是國內的鎳生鐵產業鏈在逐漸向國外轉移,從而導致國內鎳生鐵的碳排放調整需求并沒有其它行業顯著。2019年,國內鎳生鐵產量已達到峰值,由于印尼鎳輸出從礦石轉移向鎳生鐵,因此我國的鎳接收途徑也從礦石為主,轉向鎳生鐵及鎳的其它半成品或產成品形式進口,無形中已經在主動減碳。后續國內雖然也可能會有新鎳生鐵產能投產,但是總體國內鎳生鐵產能轉移的大勢并不會改變。
產業鏈同樣向原料端前置的還有新能源電池。目前主要在印尼布局。印尼鎳生鐵生產目前是火法冶煉的項目,并且是火電項目,碳排放水平很高。而電池項目,主流還是以濕法項目為主。雖然印尼青山提出鎳生鐵-高冰鎳-硫酸鎳的電池原料供應路徑及其他部分項目,但是從較長遠的碳排放前景來看,還是濕法項目具有更長久的存在基礎,火法路徑僅是階段的權宜之計。已經在海外建立的鎳相關產業鏈,也逐漸受到“雙碳”影響。從未來對于全球市場的影響來看,歐盟逐漸會通過碳排放稅,從礦山開采以及生產全流程來監測產品的碳軌跡,那么對于印尼火法相關項目也將會逐漸受到影響。
未來產業鏈工藝全鏈條的減碳,也可能在印尼逐漸實施。我國宣布中國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當前我國在印尼的在建已批準火法冶煉項目將會繼續建設,或者合作項目中火電相關配套由其它合作方進行,而未來的投資和擴產重點則會進一步向濕法項目轉移。
再生行業發展時代已經來臨。生產大部分流程向原料產地轉移后,國內保留的部分,料會更加注重環保和自動化控制,更加注重技術提高生產資料的使用效率。后續來說,將會驅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作為一個缺鎳國,再回收利用的相關產業將會受到支持和發展,抵扣相關用鎳企業碳排放額度。目前來看,廢不銹鋼在產業流程中使用占比不足20%,而發達國家經濟體可以達到60%-70%。我國廢不銹鋼體量在未來5-10年內會是一個逐漸增長的過程,未來回收再利用的存量有望逐漸回升。此外,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也才持續引發關注。2018-2025年,退役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會逐年增加,回收利用問題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回收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退役三元鋰電約會占到50%左右。退役三元鋰電當前的解決方案,80%電容為界區分單體直接加工利用或進入拆解,形成梯次利用機制,最大化回收效益,避免資源浪費。
綜合上述,國內鎳產業鏈碳排放并非國內有色金屬碳排的治理重點(國內以鋁為主重點),相反,鎳產業鏈控碳排,已經走在了有色金屬前列。未來的國內控碳排,主要還在于綠電使用,境外投資也會逐漸將向鎳濕法項目偏移,火法項目投資逐漸進入批準項目釋放期,而新建項目減少的情況。(楊莉娜)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第三代國產化芳烴技術首套裝置在九江石化建成
- 下一篇:中國金融體系自主性穩定性增強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