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進入上行周期
2022/1/28 11:19:16 來源:中國能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出于對石油市場供給側的擔憂,國際油價日前刷新7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年初以來高歌猛進的態勢似乎意味著,石油市場已經從美國帶頭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以及新一輪疫情帶來的恐慌中逐漸恢復出于對石油市場供給側的擔憂,國際油價日前刷新7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年初以來高歌猛進的態勢似乎意味著,石油市場已經從美國帶頭釋放戰略石油儲備以及新一輪疫情帶來的恐慌中逐漸恢復,而這兩股力量一度導致國際油價在去年最后兩個月持續走低。鑒于海灣地緣政治局勢仍然是供給側的一大挑戰,國際油價“破百”的可能性大大增強,但業內仍建議短期內謹慎追高。
距90美元/桶僅一步之遙
因貿易商押注今年晚些時候油市將出現嚴重供不應求,年初至今兩大基準油價布倫特原油和美國WTI原油價格均上漲了約13%。
今年1月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距90美元/桶僅一步之遙。1月18日,布倫特原油上漲1.9%至88.13美元/桶,達到2015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1月19日則突破89美元/桶,日內上漲超1.6%,創7年來新高。
WTI原油價格方面,截至1月20日的3個交易日內漲幅近6%,1月18日收于85.43美元/桶,創2014年10月13日以來最高收盤價,1月19日續創新高收于86.96美元/桶。不過,此后隨著美國石油協會發布數據稱,美國原油庫存增加了140萬桶,WTI原油價格于1月20日回落至86.24美元/桶。
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11月底以來,國際油價已上漲約30%,原因是需求強于預期,供應中斷顯著收緊市場。據悉,1月17日,阿聯酋一個油庫受到襲擊;1月18日,伊拉克到土耳其的關鍵輸油管道基爾庫克-杰伊漢因爆炸而暫停輸送,海灣地區石油產量增長明顯乏力,給本就緊張的石油市場再添壓力。
供需缺口或持續拉大
根據歐佩克最新公布的產量數據,去年12月,安哥拉、沙特、伊拉克、阿聯酋的月度產量均出現增長,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產量則繼續下降。高盛預計,到夏季,“歐佩克+”總閑置產能將降至“歷史低位”。
1月19日,國際能源署(IEA)上調了對2022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測,稱新一輪疫情幾乎沒有對需求造成太大影響,但全球石油市場形勢仍比預期中更為緊張。沙特和俄羅斯引領的“歐佩克+”減產聯盟去年12月僅實現了60%的增產計劃,尼日利亞、安哥拉、馬來西亞等國都在努力應對產能約束。
截至目前,“歐佩克+”一直堅持去年7月達成的緩慢增產計劃,每月增產40萬桶/日。IEA表示,今年全球石油供應正在減少,需求則有望達到9970萬桶/日,比2019年高出約20萬桶/日。與此同時,天然氣價格飛漲也導致大部分天然氣需求轉向石油。
華爾街投行普遍分析認為,除非供應顯著增加,否則今年油價極有可能會突破100美元/桶。高盛預計,經合組織國家石油庫存到今年中,將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將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輕松升至96美元/桶”。高盛警告稱:“令人驚訝的巨大供應缺口,可能會使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23年突破每桶100美元。”
“大宗商品交易員普遍認為,隨著全球經濟疫后逐漸反彈,石油供給側越來越難以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渣打銀行大宗商品策略師PaulHorsnell坦言。
油價走勢不確定性仍存
不過,仍有部分預測認為,油價即便“破百”也不會停留太長時間。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首席執行官伍德倫日前接受美國CNBC新聞網采訪時表示,油價最終將呈下降趨勢。
“創下多年來最高水平的兩大國際基準油價,吸引力不大。”伍德倫強調,“坦率地講,我們預計石油市場會有很多波動,未來油價也會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直逼90美元/桶的油價已經讓美國“不淡定”。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EmilyHorne公開表示:“我們會繼續與產油國和消費國合作,這些措施已經對價格產生了實際影響。”
美國能源信息署預計,布倫特原油今年均價為75美元/桶,2023年為68美元/桶。花旗也認為油價仍存在“急劇下跌”的可能,預計到2023年底,布倫特原油價格將跌至54美元/桶。
法國巴黎銀行雖然認為油價突破100美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仍建議投資者謹慎。該銀行表示,一方面,美國明確表示會全力增加石油供應以穩定油價,加上美石油庫存久違地出現了增加,盡管增幅不大,但至少說明庫存下降趨勢可能終結。另一方面,海灣地區的混亂已經暫時告一段落,短期內油價持續攀升的不確定性增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國企聯手助推煤電升級“上海方案”
- 下一篇:共建“一帶一路”:八年耕耘摘五大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