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 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作用凸顯
2022/2/16 13: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數字經濟時代,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推動實體經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隨著疫情的暴發,眾多中小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數字經濟時代,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日新月異,推動實體經濟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隨著疫情的暴發,眾多中小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從而紛紛加入數字化浪潮中。
日前,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我國中小企業量大面廣、小散特專特點突出,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總體向好
研究發現,從轉型整體情況來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效,超過半數企業處于踐行實施階段,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處于數字化轉型領軍梯隊;從轉型投入來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效滿意度高、信心足,近年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轉型投入持續升級,投入重心向購買軟件服務和解決方案傾斜;從轉型路徑來看,呈現出從單點應用向全面轉變的特征,企業轉型更深入,全流程賦能質效更均衡。
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效初顯
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中樞,也是高效配置的核心,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作用日益凸顯,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降低企業應用門檻。通過按需付費等形式,中小企業減少了軟硬件投入的資金成本,降低了安排部署、業務協同和組建轉型團隊的時間成本,同時,數字化轉型越深入,中小企業對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降低轉型門檻的認可度越高。
二是激發數智能力。數據采集、匯聚是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起點,《報告》顯示,數據采集與匯聚是中小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數據功能,占比超過一半。工業APP助力中小企業加速工業數字化,為中小企業提升業務水平和研發制造效益創造了條件。數據模型應用取得初步進展,近85%的上云上平臺中小企業已使用數據模型,其中業務流程模型應用最為廣泛。
三是增強企業韌性。平臺有效提升了中小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總體來看,對企業內部能力的提升優于外部能力,從內部來看,數據能力和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但生存壓力也制約了中小企業的創新潛能。從外部來看,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和需求對接能力提升明顯,但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產能合作潛力亟待激發。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化,中小企業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深度應用階段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尤其顯著。
四是為企業創造價值。整體來看,平臺賦能呈現出從提質提效為主向全面價值創造演進的趨勢和特征。行業賦能具有較大差異性,其中,離散行業需求變化快,個性化需求強,環節分散,在團隊協同研發、生產、反向深入設計等方面,價值創造成效顯著。
多方面加速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報告》顯示,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還面臨多重挑戰。一是轉型基礎薄弱。中小企業整體數字化水平較低,在數字化設備連接率、設備良好率等方面具有較大提升空間。二是人才供給不足,缺乏數字化轉型人才,數字化人才總體占比較低。三是投入壓力較大,探索起步階段的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大,同時對財稅政策感知較弱。四是存在安全顧慮,中小企業擔心數據泄露影響經營效率,在數字化轉型探索起步階段,中小企業數據安全顧慮較少,數字化轉型越深入,中小企業安全顧慮就越多。五是服務能力不足,基于場景化、標準化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平臺企業更傾向于服務大型企業,服務中小企業的動力和能力有待增強,面對中小企業多層次、差異化的公共服務體系有待完善。
為進一步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建議,在中小企業層面引導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打造數字化轉型標桿,發揮領頭羊作用,多渠道降低數字化轉型成本,提高中小企業轉型意愿,推動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在人才隊伍層面,引導中小企業強化數字化思維,培育懂業務又懂技術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提升數字化技能水平,夯實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基礎。在服務能力層面,引導平臺梳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研制場景化、標準化、可推廣、小而美的解決方案,構建面向中小企業的多層次公共服務體系。在發展環境層面,引導平臺企業提升安全防護水平,保障中小企業數據安全。(路琦)
轉自:人民郵電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銀保監會同意籌建中國漁業互助保險社
- 下一篇:擴產又接單! 光伏產業鏈“拉長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