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年將達百萬億規模 養老產業成為新興替代性重要支柱產業
2022/2/23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到2.64億人,占比18.7%。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5%,比十年前上漲5.44個百分點。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達到2.64億人,占比18.7%。其中65歲以上人口占比13.5%,比十年前上漲5.44個百分點。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已經超過預期,且未來十年將加速形成深度老齡化社會,預計2053年我國的老齡人口占比約為34.8%。
“老齡社會的形態將成為中國第二個百年發展的底層邏輯之一,未來將呈現超快速度的老齡化、超大規模老齡人口、超高水平的老齡化、超穩定的老齡結構。”12月2日,房地產服務和咨詢顧問公司戴德梁行發布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深度老齡化社會正在加速形成,養老產業發展空間廣闊。現階段,我國養老是普遍性需求,養老產業規模已突破5.6萬億元。預計2050年達到百萬億規模,將成為新型替代性支柱產業之一。
養老產業是滿足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復合型產業鏈,具有強公益、低收益等特征,從供給來看,是以老齡服務、老齡產品、老齡地產和老齡金融為核心的復合型產業集群。近年來,城鎮居民康養需求及消費能力隨生活水平持續上升保持著同樣的上升態勢。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大健康產業正升級發展為多元消費并存、產品創新化的高附加值產業。政府不斷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康養服務業,未來具備產業資源整合能力,且形成清晰盈利模式是社會參與方發展康養事業的關鍵。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至今國內共完成了康養產業相關的70余個項目,是2011-2016年的2~3倍。但目前,我國的養老產業仍面臨著設施供應不足、專業人員缺失和老年人消費能力不足的問題。
對此,政府在養老模式革新、醫養結合深化、智慧養老建設、養老金融開放等方面正在持續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國家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明確要在土地供應、政策保障等方面對健康服務予以支持,提供多層次的醫養結合服務。未來,養老產業將呈現“多元化+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化”和“智慧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自2012年起,我國開始推行‘智慧城市’的建設,城市智能管理網絡技術的探索和發展實現了城市各項服務功能的技術化與信息化,為智慧養老的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在5G網絡下,診斷和服務將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使養老資源更加平均,個人、家庭、機構也可以實現更高效的分配和對接。”戴德梁行北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徐天表示,據統計,我國有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養老,只有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因此,多個城市正在大力推行“15分鐘養老服務圈”,該服務大大化解了居家養老的不足和不便,同時也減輕了子女的陪護壓力。(記者 李子晨)
轉自:國際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數字技術這樣助力!
- 下一篇:鞏固能源保供穩價政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