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2年房價、調控政策,住建部最新定調!
2022/2/25 20:39:10 來源:央視財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第一,2021年房地產市場情況總體是平穩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圍繞著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妥實施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總體平穩表現在四個方面。24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如何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表示, 2021年,我們緊扣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住房和城鄉建設在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中的重要支點作用,努力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是統籌疫情防控與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全國市政公用、環衛、物業等行業1100多萬從業人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有力保障了城市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組織施工企業全力以赴建設疫情防控設施,加強公園、社區、施工工地常態化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鼓勵減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國有房屋租金,簡化困難企業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和緩繳程序,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二是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產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成為社會共識。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進一步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強化省級政府監督指導責任。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規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三是扎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全國40個城市新籌集94.2萬套,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難問題。規范發展公租房,城鎮戶籍低保低收入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165萬套。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56萬個,惠及居民965萬戶。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完成異地購房提取等5項高頻服務事項(住房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住房公積金單位及個人繳存信息變更、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開具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全部還清證明、提前還清住房公積金貸款)“跨省通辦”。
四是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在59個樣本城市開展城市體檢。制定“城市營建要則”,加強城市建設底線管控,防止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督促各地從廣州市大規模遷移砍伐樹木等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訓,堅決杜絕破壞性“建設”行為。建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估制度,加快劃定歷史文化街區、確定歷史建筑。統籌防洪和排澇,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垃圾分類的小區覆蓋率達到74%。一批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見效。推進國家、省、市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五是深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繼續實施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全年開工改造49.29萬戶。在28個省份81個樣本縣開展鄉村建設評價,查找和推動解決鄉村建設的短板問題。制定縣城建設“營建要則”,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制定鄉村建設“營建要則”,加快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國90%以上的自然村實現生活垃圾收運處置。
六是加快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積極發展裝配式建筑,大力推廣綠色建筑。開展預拌混凝土質量與海砂使用專項督查和冬奧會場館工程質量檢查,探索建立建設工程質量評價制度。完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全年發布各類標準80項。
七是防范治理城鄉建設領域風險隱患。指導做好十堰燃氣爆炸等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協調周邊省市緊急馳援河南省應對“7·20”特大暴雨災害。排查整治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77萬個,整治城市燃氣安全隱患38.6萬處,基本完成全國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摸底和用作經營的農村自建房階段性整治。梳理工程建設項目全鏈條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全生產閉環管理機制。
八是深化拓展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基本建立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專項治理“體外循環”和“隱性審批”問題。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資質審批,在15個省份試點下放建設工程企業資質審批權限。編制“十四五”城鄉人居環境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
九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推進政治機關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創建“黨員先鋒崗”活動。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馳而不息糾“四風”樹新風,鍥而不舍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2021年房地產形勢如何?2022年要干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在今天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第一,2021年房地產市場情況總體是平穩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圍繞著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穩妥實施了房地產長效機制。總體平穩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住房成交量保持正增長。去年全年商品住宅銷售面積達到了15.65億平方米,這也是近幾年來的新高,同比增長了1.1%。
二是房價漲幅有所回落。去年70個大中城市,一手房和二手房銷售價格分別上漲了2%和1%,漲幅比2020年回落了1.7和1.1個百分點。1月份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70個大中城市房價的同比,一手房上漲的有50個,持平的沒有,下降的有20個;二手房上漲的有39個,持平的有1個,下降的有30個。
三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了正增長。全年達到了14.8萬億元,同比增長4.4%。住宅投資同比增長6.4%,比固定資產投資高了1.5個百分點。
四是去化周期還處在合理區間。一般來講,去化周期12個月到18個月都比較正常,去年年底的水平是14.1個月,處在合理區間。
總體看,去年房地產市場運行是平穩的,也證明了房地產長效機制是符合規律的,是有效的。
第二,關于2022年的總體考慮。我們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和手段,加強預期引導,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這是我們總的想法,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城市的主體責任和省級政府的監督責任落實好,保障剛性住房需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住房需求,繼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二是增強調控政策的協調性和精準性。重點是做到3個“加強”:一是加強土地、金融和市場監管等政策的協同,二是加強部、省、市的調控聯動,三是加強對城市“一城一策”政策的指導和監督。
三是堅決有力處置個別房地產企業因債務違約所引發的房地產項目逾期交付風險。這項工作是以“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為首要目標,以法治化、市場化為原則,壓實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屬地政府管理責任,維護社會穩定,維護購房群眾合法權益。
四是持續整治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去年,7個部門聯合開展了房地產市場三年整治行動,去年整治情況將適時發布。下一步的重點是完善市場監管新機制,大力整治房地產開發、交易、租賃、物業服務中的違法違規行為,把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