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科技向善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倫理體系
2022/3/21 14:28:45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明確科技倫理原則、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深入開展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開欄的話
科技倫理是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科技活動需要遵循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是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在《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印發伊始,本報開設“科技倫理面面觀”欄目,聚焦科技倫理領域相關的熱點、事件、話題,以期藉此傳播科技倫理知識,增強公眾科技倫理意識,促進科技創新倫理問題交流,為提升科技倫理治理能力貢獻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總體要求、明確科技倫理原則、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深入開展科技倫理教育和宣傳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意見》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倫理體系,健全多方參與、協同共治的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機制,堅持促進創新與防范風險相統一、制度規范與自我約束相結合,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建立完善符合我國國情、與國際接軌的科技倫理制度,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機制,努力實現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健康發展,為增進人類福祉、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意見》不僅提出了治理要求——倫理先行、依法依規、敏捷治理、立足國情、開放合作,同時明確了科技倫理原則,包括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堅持公平公正、合理控制風險、保持公開透明。科技活動應鼓勵利益相關方和社會公眾合理參與,建立涉及重大、敏感倫理問題的科技活動披露機制。
針對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意見》提到,要完善政府科技倫理管理體制,壓實創新主體科技倫理管理主體責任,發揮科技類社會團體的作用,引導科技人員自覺遵守科技倫理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項目(課題)負責人要嚴格按照科技倫理審查批準的范圍開展研究,加強對團隊成員和項目(課題)研究實施全過程的倫理管理,發布、傳播和應用涉及科技倫理敏感問題的研究成果應當遵守有關規定、嚴謹審慎。
“加強科技倫理治理制度保障。”《意見》指出,制定完善科技倫理規范和標準,建立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制度,提高科技倫理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強科技倫理理論研究。“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加強生命科學、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科技倫理立法研究,及時推動將重要的科技倫理規范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
針對強化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意見》強調,嚴格科技倫理審查,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緊急狀態下的科技倫理應急審查機制;加強科技倫理監管,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研究制定科技倫理高風險科技活動清單。
不僅如此,《意見》對監測預警科技倫理風險、嚴肅查處科技倫理違法違規行為亦有相應安排。比如,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資助機構或責任人所在單位要區分不同情況,依法依規對科技倫理違規行為責任人給予責令改正,停止相關科技活動,追回資助資金,撤銷獲得的獎勵、榮譽,取消相關從業資格,禁止一定期限內承擔或參與財政性資金支持的科技活動等處理。
《意見》還特別提到,將科技倫理教育作為相關專業學科本專科生、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將科技倫理培訓納入科技人員入職培訓、承擔科研任務、學術交流研討等活動。(科技日報北京3月20日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芯片上的突破 清華制成世界上柵極長度最小晶體管
- 下一篇:綠水青山,“森森”不息!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