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0穿越飛船丨以文化力量給世界貢獻文明力量
2022/4/8 12:41:07 來源:科技快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元宇宙態勢下的文化科技創新-720穿越飛船專家研證會”在北京舉辦。來自文化、科技、藝術等領域的多名專家和首望體驗科技董事長吳曉斌先生共同探討了有關720穿越飛船的科技突破和現實意義等話題。近日,“元宇宙態勢下的文化科技創新-720穿越飛船專家研證會”在北京舉辦。來自文化、科技、藝術等領域的多名專家和首望體驗科技董事長吳曉斌先生共同探討了有關720穿越飛船的科技突破和現實意義等話題。北大青鳥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王鵬擔任了本次會議的學術主持。出席本次會議的有: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原參事郎志正先生,中國人民大學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先生,山東大學客座教授范玉剛先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玖先生,新華社《中國名牌》總編、我國著名品牌專家周志懿先生,中影電影數字制作基地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博士、高級工程師靳宇先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告與傳媒經濟系主任、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樹良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意娜女士,清華大學教授,首望體驗科技首席科學家林華先生。
吳曉斌董事長在對出席會議的嘉賓和媒體表示感謝后,向大家介紹了由首望體驗科技歷經數年、投資數億元,成功研發的膠囊形態的全包裹高沉浸感虛擬現實立體影像系統——“720穿越飛船”。
研證會現場照片
720穿越飛船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集VR、MR等各種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新型文化高科技產品。其擁有包括17項發明專利在內的國內外40項專利,12項計算機軟著作權。它打破了60年來從直幕到弧幕、再從弧幕到球幕就無法打破的屏幕展演形態,并結合多種技術手段,開創了一種全新的觀影模式。
720穿越飛船可以讓人完全走進虛擬而真實的影像場景中,就如同時空穿越一般,無比真切地感受影片內容所帶來的各種感官刺激,它帶來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這種體驗和元宇宙概念中的平行世界極為相似,故而,720穿越飛船又被稱為是第一代元宇宙產品。
山東大學客座教授范玉剛先生于本次會議期間親身體驗了720穿越飛船,對其帶來的高沉浸感體驗給予了積極肯定,并在會上闡述了一些觀點和看法,相關內容總結如下:
有關虛擬現實和身臨其境
虛擬實際上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虛擬和現實的交融越來越緊密。技術的變革、創新以及技術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活中的應用帶來了巨大變化……這種變化實際上也創新了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以前我們看電影主要是視覺的沖擊,現在不僅有視覺,還有味覺、觸覺等。范玉剛教授還表示:720穿越飛船的身臨其境感是非常強的。并認為這種身臨其境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如果放在藝術的范疇來講,每一次藝術介質的變化都帶來極大的影響,最終顯示的是一種藝術追求的效果,讓人震撼、震驚,在這一點上,720穿越飛船強烈地達到了。隨后,范玉剛教授肯定了720穿越飛船從第一視角介入的發展方式,并闡釋了第一視角是我,“我”與世界在這個里面,除了我之外,還有你他物,這個里面有一個主體間性的問題,互為間性,還包括進一步擴展出來文化間性的問題,以視角之間性在這個里面,強調了一種交互感、參與感,實際上還強調了身體,對身體的解放。
720會客廳:首望體驗科技執行副總裁吳姜澔專訪范玉剛教授
講好中國故事尤為重要。——范玉剛
用中國文化科技講好中國故事
范玉剛教授非常認同首望體驗科技致力于用中國文化科技講好中國故事的發展理念,并講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正在實施文化強國建設,正在走向偉大復興,中國是一種文明崛起,將以文化力量給世界貢獻文明力量,由此,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價值意義尤為重要。范玉剛教授還表示:720穿越飛船擁有很強的技術優勢,能夠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感,能夠表現好藝術追求的震撼效果,接下來,要在相關內容生產方面不斷加強創意能力和敘事能力,去打造一種共情力……這也和吳曉斌董事長說過的精神驅動很一致。
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崛起是文明的崛起,用中國文化科技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所需。720穿越飛船更是可以應用于文化歷史展演、主題教育實踐、藝術作品展覽等各個領域,作為一種有效的傳播載體,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科技的魅力。
吳曉斌董事長向范玉剛教授頒發證書
最后,范玉剛教授表示非常期待并相信具有家國情懷的吳曉斌董事長能夠帶領團隊,立足于時代之勢,生產出很多契合這個時代需求的大眾消費者喜歡的主流文化藝術產品。
在會議上,各位專家們對720穿越飛船的各項科技突破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吳曉斌董事長的前瞻性預判和勇于創新精神大加稱贊!同時,各位專家也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對720穿越飛船未來的應用和發展,以及市場推廣方面給出了自己的指導性建議。相信,720穿越飛船將為我國文化科技產業的融合發展貢獻巨大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