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將在天津南港增11億方儲備氣
2022/4/15 11:13:15 來源:北京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渤海之濱,天津南港,幾座巨大的LNG(液化天然氣)儲罐拔地而起,數十部塔吊揮舞“長臂”忙碌作業。目前,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一期工程已進入本報訊(記者 王天淇)渤海之濱,天津南港,幾座巨大的LNG(液化天然氣)儲罐拔地而起,數十部塔吊揮舞“長臂”忙碌作業。目前,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一期工程已進入內罐施工階段,預計11月竣工投產,為北京應急氣源保障再添助力。
這一項目是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天然氣產供銷儲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項目共設計建造10座LNG儲罐、一座LNG船泊位、215公里外輸管道,具備11億立方米天然氣應急儲氣能力。建成后,可滿足北京市政府《民生用氣保障責任書》中“城市燃氣企業要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氣量5%的應急儲氣能力”的要求。
項目分三期建造。一期工程包括4座儲罐(2座薄膜罐、2座9%鎳鋼罐),計劃于今年11月竣工投產,配套碼頭工程和接收站工程也將同步完工。二期工程的4座儲罐、三期工程的2座儲罐均為薄膜罐,目前正在進行外罐施工,將分別于2023年和2024年年底完工。
目前,一期工程的兩座薄膜儲罐正在安裝絕熱板,這是內罐施工的核心工序。“絕熱板就像暖水瓶里的隔熱層。”項目工程管理部經理詹一鳴介紹,內罐施工預計今年8月完成,經過氣密性試驗、氮氣置換等一系列工序,就可以迎接LNG的到來了。
詹一鳴介紹,該項目是國內首次在陸域上建造大型LNG薄膜儲罐。對比傳統的9%鎳鋼罐,薄膜罐的造價更低,用鋼量更少、更環保,建設周期也更短。但由于應用少,可供參考借鑒的本土經驗幾乎為零,建設過程面臨重重挑戰。
為攻克難關,項目部牽頭開展了大量前期分析研判,梳理出混凝土平整度、施工環境、防潮層施工、腳手架搭建和絕熱板安裝、波紋板焊接以及參考標準等6個方面的重點難點工藝,并制定相應方案預案。薄膜儲罐的陸續完工投產,將為今后薄膜技術在國內的應用推廣提供重要參考和指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邁上新臺階
- 下一篇:四川多領域推進電能替代工作